大太监在走前要问皇帝:&ot;您的奴婢是否会有喜?&ot;如果说会,就要取出一本册子,上面不仅要记下这次相遇的日期、时间和过程,还要记下一些更为详细的情况。若回答不会,大太监就负责不再安排她再次亲近皇帝。
在热河和圆明园里,皇帝召幸嫔妃的规矩比起在紫禁城内要随便得多。事实上乾隆很会摆脱这套规矩的束缚。他与和珅上床时,当然毋需求助于太监。
东方国家的后宫,一向今只准一夫一妻的欧洲人神往。对得不到女人的游客来说更是如此。或许不必把他们所说的事完全信以为真,但也不必马上就完全不信。赫脱南说:在鞑靼,所有达到结婚年龄的女子都必须让深知皇帝口味的太监过目,为皇帝逐个检查和挑选。要等太监宣布她们不适合为可汗服务后,这些女子才可获准结婚。斯当东写道:&ot;据说,皇帝驾崩后,他的所有后妃都要集中住在一所特殊的房子里,与世隔绝,了此残生。这所房子名为贞节宫。&ot;
皇帝与皇后生有4子,皇后去世后,皇帝仅有8名后妃,前两名为贵妃,剩下6人为妃,尚有上百名官人。同各朝的末代皇帝相比,这些嫔妃的人数就少多了,那些昏君拥有数千嫔妃,究竟有多少连他们自己也说不上来。这至少是战胜他们的后朝皇帝给他们按上的罪名。因为胜者可以左右历史事实。乔、王两位大人最后透露:皇帝的女儿只嫁给鞑靼王公贵族。从不嫁给汉人。
既是君王又是人的乾隆
王、乔两人把皇帝描绘成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信奉宗教,和蔼可亲,对臣民百姓充满感情,对敌人则毫不留情。他们并不掩饰地的缺点:骄傲,困难前显得急躁,唯恐失去他的权力,对大臣们的不信任,易怒。皇帝对自己的儿子同样也不信任,在承继问题上让人捉摸不定。他的一名孙子绵恺似乎受到他的宠爱,有时还参与一些政务。
前几年,乾隆就确定了退位的日期。但随着日子的临近,他总找出种种借口设法推延。现在确定在1796年退位。他身体健壮,没有任何老年病,乔和王怀疑他到时是否会让位。
皇帝对历史很感兴趣,对艺术富有感受力,他写了许多诗词。他厌恶荒诞的做法。连他的宠臣和珅都穿上了大红色的上好衣料,乾隆却仍然衣着朴素。
然而他一点也不使人扫兴。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猎手,并喜欢美女和佳肴。他认为在这几个方面都得天独厚。他也不讨厌来次感情冒险,有时甚至钻进众多住宅中的一座或骑马穿越热河伊甸园式的山丘,去作逍遥游。但他总是照顾家庭;这位家长式的多妻丈夫珍惜妻妾们的尊严,对她们总是彬彬有礼,慷慨大方。他严厉的监督着儿子们的学业。
马戛尔尼忠实地记下了乔、王二人的谈话,因为他认为两人十分了解情况。不过乾隆的实际年龄又让他觉得乔、王两位在皇帝的风流艳史上的能力有些夸大其词。他觉得中国的君臣关系在他看来过于拘泥于仪式,他们两位伴同官能对他们的君王作这样的评价令他十分奇怪。现在他听到的是真正的人在评论一个人。性格、事件,传记都透过了神圣的君主国的外衣暴露出来了。
回族香妃
乾隆一生有过三次热恋。还在他十分年轻、但已是太子时,他已爱上了他父亲雍正皇帝的妃子马佳。与皇帝的任何一位嫔妃保持暧昧关系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行、格杀勿论。但犯罪的是皇帝的亲生儿子,还得多加一条乱伦罪。当时的皇后、乾隆的母亲召见了马佳,用白绫赐死了这位妃子。
他始终未能使身上发出沁人心脾的天然香味的&ot;回族香妃&ot;顺从。这位异族的女囚一心怀念着在喀什附近被乾隆的士兵杀死在身边的丈夫。她对乾隆这样说:如果想用武力占有她,她会把他杀死。一天她不就从袖内抽出一件匕首来了吗?而在天子面前谁也不准亮出武器的。当卫兵们从她手里夺走武器时,她不是傲慢地高喊:&ot;我还有许多呢!&ot;皇帝想方设法来改变她的冷淡态度,甚至在中国鼓励伊斯兰教,甚至让耶稣会的建筑师在紫禁城内仿照她故乡阿克苏为她建筑一座清真寺。耶稣会士为信喇嘛教的君主建造一座清真寺,真是各种教会合一了。
皇帝日见衰弱。太后第二次出来中止这桩令人议论纷纷的爱情故事,让肇事者自尽了事。乾隆对她说&ot;天地灵秀之气,都让你一人占尽了&ot;。为她的死而久久地痛哭。他为她写了碑文:
浩浩愁.茫茫劫;
短歌终,明月缺。
在喀什绿洲几公里外,在戈壁沙漠和苏联突厥斯坦的边上,为纪念&ot;回族香妃&ot;而建立的清真寺内供人凭吊的碑石上仍然可见这篇碑文。
最后,乾隆60岁时爱上了和珅,在乾隆看来,他就是马佳再生,并把他当成了嬖幸。他违背了天朝的规矩,把未为公众建立过任何功勋的情人提拔到了首要的位置上来。二年之后就要去世的母后这次对这事情未加干涉。因为这不是女眷们的事;而是男人间的事,与她无关。不过这次是最严重的。
亨利三世和他的嬖幸、路易十四和蒙特班夫人、路易十五和蓬帕图夫人或迪巴里夫人,还有修顿写的《十二位恺撒》。所有的朝廷里都有这些嗜好,它们孕育了、同时又扼杀这些事情,能否要求一位深感寂寞的君主完全避免这些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