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早期的间谍工作一般是单一的个体活动,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活动能量和工作效率十分有限。到了近代,谍报工作发展很快。1913年至1915年,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共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30亿人口卷入战争。各参战国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纷纷加强本国的间谍情报工作,建立间谍情报机构,使间谍情报工作在这一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战后,世界各国相继调整和完善自己的间谍情报机构,并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间谍情报工作,使世界谍报组织无论在人员数量上还是在工作效率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利用间谍获取情报的方法主要是渗透、策反、刺探、窃取、收买等五种。渗透。渗透就是在敌方要害部门安插间谍。一般是选派干练的间谍情报人员或代理人,想方设法打进敌对国家的政府及机要、军事和情报等要害部门,窃取该国的核心机密情报。渗透的主要目标是军政机要部门、高级科研部门和情报机关。一个间谍成功地打进对方要害部门,就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核心机密情报。50年代初,苏联克格勃成员海因茨&iddot;费尔弗利用情报机构提供的大量重要情报,取得了联邦德国情报机构的信任,当上下联邦德国情报机构苏联处处长。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他向苏联情报机构提供了大量重要的情报资料、策反。策反就是设法把对方内部能够接触重要情报的人拉过来,为自己的情报工作服务,以达到获取重要情报的目的。这是国际间谍机构进行谍报活动惯用的手段。策反的首选对象是党政军的首要人物、机要人员、情报人员。只有排除了策反他们的可能性时,才考虑其他对象。就价值来说,掌管机密文件保险柜钥匙的秘书当然比负责倒废纸篓的公务员要高得多。但是,当前者无法接近时,后者也不失为策反对象。高级官员家的佣人也能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关键是把她们拉过来为自己服务。
从国际间谍斗争的形势看,策反的对象越来越集中到军政要员和谍报人员身上。对这些人进行策反虽然比较困难,但一旦策反成功,其价值相当可观。
有些国家间谍机关在策反方面有时是不择手段的。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都会使用。主要是:1色情引诱‐‐利用色情间谍,诱使其上钩,然后抓住对方的把柄,迫其就范;2金钱收买‐‐抓住人们爱钱贪财的心理或者急需用钱的时机,许以重金,达到策反目的;3讹诈威胁‐‐抓住策反对象的弱点或过失进行威胁讹诈,迫使其为自己服务;4政治攻心‐‐利用策反对象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倾向作为突破口,展开政治攻心战,使之倒戈。
刺探。派遣间谍渗入敌国或敌军阵地刺探情报,这一传统手法至今仍然是获取情报的重要方法。无论现代技术如何发展,也不能代替常规间谍,尤其是探测对方政治、军事意图方面的情报,更离不开常规间谍。70年代以来,国际上派遣间谍进行情报活动呈明显上升趋势。一些派驻国外的间谍情报人员,利用各种身份作掩护,配备现代化的通信联络工具,大肆进行情报刺探活动。
进行情报刺探活动的间谍,一般均有官方或非官方的掩护身份,否则就无法保守间谍活动的秘密,维护间谍的人身安全。所谓官方掩护,就是让间谍有一个正式的职位,为间谍在驻在国活动提供合理的理由和合法的身份,从而掩盖其间谍面目。非官方身份的掩护要比官方身份的掩护困难得多。这种间谍必须以一个地地道道的外国公民或移民的形象生活在异国,所以,必须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完善其掩护身份,大多还要经过多年的训练,有的甚至还要进行整容手术,以免被外国反间谍机构认出。这样的间谍一般有一系列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职业。
间谍刺探情报的方式数不胜数。归结起来,主要是窥视、照相、窃听、套问等四种:
1窥视。即现场直接观察敌人的情况,获得各种重要的情报。窥视的前提是靠近观察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戒备森严的。为了接近这些目标,有时间谍不得不象演员那样精心扮演一个与目标无关的角色。例如,一名英国间谍为了走进德国军事禁区去观察火力配置情况,把一瓶白兰地全部倒进大衣口袋里。当被哨兵发现时,他便装作一个烂醉如泥的酒鬼。敌人看着他满身酒气,连衣服都被酒浸湿了,就把他放了。他就这样瞒过了敌人,看清了军事设施的情况,完成了刺探情报的任务。
2照相。自从照相机问世以来,一直被间谍视为理想的活动工具,经常用来偷拍别国的军事设施、秘密文件和资料。现在,间谍使用的照相机都是专门设计的。一种是微型照相机。这种照相机体积小,性能好,特别便于间谍使用,有的照相机能把现场的微弱光线增强数千倍,借助香烟头的亮光就能拍照。有的照相机可以装在手表中,拍摄时连&ldo;喀嚓&rdo;声都没有。有的照相机可以装在打火机里,当需要拍照时,只需将人气口的螺丝拧一下,就变成拍摄按钮,使用十分方便。间谍使用的另一类照相机是红外照相机,能在黑暗中拍摄照片。
3窃听。窃听本是很原始的间谍活动手段。原始的窃听,一般是隐藏在窃听目标所在的房间周围,偷听从门缝儿、窗缝儿、天窗、管道中传出来的声音,或者混在厕所、酒吧、公园的行人中,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留心注意别人的谈话。这种原始的方法常常受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限制,且容易被察觉,目前已很少采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制造出了许多类似人耳功能的电子窃听器。电子窃听器做得很小,可以装在墙壁、电话、电灯、沙发、椅子里面,也可以藏在提包、首饰、钢笔、眼镜、鲜花、钮扣、玩具中,甚至可以把窃听器植入猫、狗的皮下或胃里。克格勃曾经制造过一种伪装成航空卡片架的窃听器。表面上看是法国航空卡片架,实际上,在不到一厘米厚的木质底座内,装有微型麦克风、窃听发射机、遥控接收机开关和电池,上面的金属框架就是发射和接收天线。苏联间谍以航空公司职员的身份,以赠送礼物的方式,把这些卡片架送给外国的同行,借以达到窃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