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渊在每个城市都设有武器库和工厂,铁匠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打造武器,武器质量越好,他们能拿到的月饷就越多,品质代表着提成,所以铁匠们哪怕不吃不喝,也在想怎么把武器锻造的更锋利,更有韧性,不容易折断。
看着眼前的这些长刀,林渊想起了几场战役中收缴的敌军的武器,乱世之前,和平年代,武器的数量几乎是确定的,没人会有事没事去打几把弓箭或是长刀,如果真有,那捕快估计就要去他家问候他了。
于是到了乱世的时候,打开兵器库,武器大多数都生锈了,因为技术限制,还有许多长刀虽然锋利,但是一折就断。
就更现代的美工刀似的,要是哪儿不锋利了,就用石头砸掉那段,继续用。
武器的消耗和磨损是巨大的,所要投入的成本也一样。
林渊有时候都后悔自己学的不是理工科,他实在不知道怎么炼钢。
现在除了林渊以外,几支义军的兵器都不怎么样,打造兵器的本钱太高,对他们来说还不如多打几场仗,多缴获一些,方便又便宜。
反正仗是肯定会打的,能有收获就是意外之喜了。
林渊检查过抽查的这批武器之后就让陈柏松叫人抬下去。
这些刀依旧会碎,但是比以前好多了,其实有时候林渊觉得人们在某些方面是退化的,比如青铜器时期的锻造工艺,现代出土的青铜剑的韧性甚至可以比肩现代工艺制造的武器,领先欧洲中世纪不止一星半点。
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所用的剑,许多都是直接用的生铁,稍微用力就会断。
这种情况维持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
然而青铜器的锻造技术并没有流传下来,武器锻造陷入了瓶颈。
林渊拿起铁匠们精心给他打造的长剑——剑在战场上是不怎么实用的,容易折断,也不便于使用,是有操作难度的,所以剑一般都是身份的象征,算是古代男性的“奢侈品”。
工匠们既然敢给林渊送来,就证明这是他们最得意的作品。
林渊先是拿起长剑掂了掂重量,然后提剑砍向旁边的木桌,这不算轻松,但最后还是砍掉了木桌的一角,林渊又把剑尖朝地,慢慢地压下去。
剑身弯曲,越来越弯,就在到达原高度不到一半的时候,剑断了。
“让他们再试试吧。”林渊对陈柏松说道,“还能更好。”
陈柏松面无表情,心里心疼的滴血,那么好的一把剑啊……
林渊叹了口气,他没看出陈柏松眼里的惋惜:“宋石昭和罗本来了吗?”
陈柏松:“应该在路上了。”
林渊点头道:“等他们来了,我倒可以轻松些。”
一开始林渊还担心宋石昭和罗本不对付,但其实他们的关系还不错,这一点叫林渊有些讶异,毕竟宋石昭连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都在提防,更何况是罗本这种确实有真材实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