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鞅者,卫之庶孙也,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病,魏惠王往问之曰:&ldo;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柰社稷何?&rdo;公叔曰:&ldo;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rdo;王嘿然。公叔曰:&ldo;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rdo;王许诺而去。公叔召鞅谢曰:&ldo;吾先君而后臣,故先为君谋,后以告子。子必速行矣!&rdo;鞅曰:&ldo;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rdo;卒不去。王出,谓左右曰:&ldo;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rdo;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公大悦,与议国事。
公孙鞅,是卫国宗族旁支后裔,喜好法家刑名之学。他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道:&ldo;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如何来处置?&rdo;公叔痤说:&ldo;我手下任中庶子之职的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国君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rdo;魏惠王听罢默然不语。公叔痤又说:&ldo;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而重用公孙鞅,那就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rdo;魏惠王许诺后告辞而去。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ldo;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先建议惠王杀你,现在又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rdo;公孙鞅摇头说:&ldo;国君不能听从你的意见来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rdo;到底没有出逃。魏惠王离开公叔痤,果然对左右近臣说:&ldo;公叔痤病入膏肓,真是太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岂不是糊涂了吗?&rdo;公孙鞅到了秦国后,托宠臣景监推荐见到秦孝公,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计划,孝公大喜过望,从此与他共商国家大事。
十年(壬戌、前359)
十年(壬戌,公元前359年)
[1]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卫鞅言于秦孝公曰:&ldo;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rdo;甘龙曰:&ldo;不然,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rdo;卫鞅曰:&ldo;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rdo;公曰:&ldo;善。&rdo;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不告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1]公孙鞅想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贵族都不赞同。他对秦孝公说:&ldo;对下层人,不能和他们商议开创的计划,只能和他们分享成功的利益。讲论至高道德的人,与凡夫俗子没有共同语言,要建成大业也不能去与众人商议。所以圣贤之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必拘泥于旧传统。&rdo;大夫甘龙反驳说:&ldo;不对,按照旧章来治理,才能使官员熟悉规矩而百姓安定不乱。&rdo;公孙鞅说:&ldo;普通人只知道安于旧习,学者往往陷于所知范围不能自拔。这两种人,让他们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和他们商讨旧章之外开创大业的事。聪明的人制订法规政策,愚笨的人只会受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无能的人才死守成法。&rdo;秦孝公说:&ldo;说得好!&rdo;便任命公孙鞅为左庶长的要职。于是制定变法的法令。下令将人民编为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监督,犯法连坐。举报奸谋的人与杀敌立功的人获同等赏赐,隐匿不报的人按临阵降敌给以同等处罚。立军功者,可以获得上等爵位;私下斗殴内讧的,以其轻重程度处以大小刑罚。致力于本业,耕田织布生产粮食布匹多的人,免除他们的赋役。不务正业因懒惰而贫穷的人,全家收为国家奴隶。王亲国戚没有获得军功的,不能享有宗族的地位。明确由低到高的各级官阶等级,分别配给应享有的田地房宅、奴仆侍女、衣饰器物。使有功劳的人获得荣誉,无功劳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显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ldo;能徙者予五十金!&rdo;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公孙鞅怕百姓难以确信,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没人动手去搬。公孙鞅又说:&ldo;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rdo;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拿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这时,公孙鞅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ldo;法之不行,自上犯之。&rdo;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ldo;此皆乱法之民也!&rdo;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