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是由一座一座山峰组合的,队伍需要走过一座山又爬过一座山,才能走出南山。
前进的队伍缓慢地行走,有几个掉队的,又被提起来,继续前进。程顾卿一家依旧垫后。肥团趴在背上也乖巧,小子会看眼色,知道大伙艰难,也不敢造次。
后面的明珠,走几步就受不了,唉声叹气,哭哭啼啼。谢锤子也惯着她,不好意思把手推车上的东西分到其他人车上,叫明珠坐上车。
只见谢锤子咬紧牙关,青筋都蹦出,艰难在前面拉车,明珠直板板地躺在车上。
徐家人一阵无语,魏氏白眼翻了又翻,就小姑子精贵,啥活都不干,一休息,就和娃子躺在帐篷里。连春芽都比不上,咱们春丫还帮手挖野菜。
程顾卿摇了摇头,第一次做娘,没经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出声尽量不出声。反正他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锁死就行。
等到中午,村长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红布做旗子。晃动了几下,表示可以休息了。
大伙一屁股坐在地上,也不管脏不脏,留给休息的时间不多。
黄氏拿出早上做好的饼子,分发给家里人。中午份量加倍。婆婆和男人10个,女人和夏婆子5个,小孩子2个。
又从车上拿了一坛子咸菜,就着饼子吃。
程顾卿也不客气,强壮的身体全靠吃的。不吃饱,哪有力气逃荒。
干掉饼子,休息几下,队伍又开始出发了。根据山子经验,咱们队伍走得实在太慢了,如果脚程不加快,恐怕到不了目的地。
村长和七叔公一众老人听后,催着赶路,还大骂现在的年轻人比他们几个老人都不如,想当初开荒耕地,比走山累多了。
骂得小年轻和娃子不敢出声,只好认命地赶路。
慢赶,慢走,终于在夕阳余晖消失的那一刻,走到目的地。
一个很简陋的小茅草屋,住3个人都转身不了,茅草屋好似荒废许久,里面啥东西都没有,连提供猎人睡觉的矮床都坍塌。屋外比较开阔,村民围着茅草屋四散驻扎。
魏氏眼尖,在别人看热闹的时候,早就霸占个最平坦的地方。
“娘,快来这,你看,这地方不错吧,在这搭缝子最好。”魏氏邀功地看着大家,一副快来夸我的样子。
程顾卿看了一下,的确不错,地又平,又不在外围,前前后后不用怎么收拾,就可以休息。
“不错,大家可要跟老二家学,不要什么热闹都去看,自家的事都忘记做。”
魏氏听到婆婆的肯定,笑得更加开心,干活更加勤快。催着几个妯娌赶紧生火做饭,又叫自家男人去搭帐篷,先安排好娃子。
曾氏听了一阵懊恼,自己怎么没想到,这块地一眼看上去就是最好的,刚才只顾去看热闹。
现在魏氏在婆婆跟前得脸,难免以后分家会多分银钱呢。相公自从科举无望,在家里的地位直速下降,再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比不过黄氏,认了,谁叫人家是老大。比不过魏氏,千万不能。
自从逃荒后,婆婆看自己和相公,越看越不顺眼,有时候还对着翻白眼。
不行,得勤快点。
曾氏胡思乱想一通,赶紧跑去黄氏那边帮忙,不能让婆婆看到偷懒。走之前,还踢了几脚葛优躺的徐老三,这个懒货,不看现在什么形势,一个大男人好意思像个娃子,和文鑫躺在那。
徐老三莫名其妙,看着曾氏咬牙切齿的模样,心里发毛的,婆娘怎么了,没得罪她吧。
程顾卿不知道他们的小九九,此时和大儿子大壮二壮去打水。
小溪流离露宿地方不远,走2-30米路。
村民早就到这边集合,一条30厘米左右宽,大拇指都淹没不了的小河流,从高山上流下来。
黄山子看到这情景,担忧地说:“俺之前来,还1米宽,小腿深哩,现在都干枯成这样子呢。”
村里的老人也忧心忡忡,山脚下的村子全靠山上的流水,如今源头都干枯,想来南山下面的村子一样干旱。更加坚定逃荒的决心,不走,真的等死。
村长叫几个汉子在下游地方挖了坑,储水。如此浅的水,用手勺都难。
挖好大坑,村民排队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