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队员们将绳子一端拴在山顶的大石或大树上,另一端系在自己的腰间,悬空作业,抡大锤握钢钎,悬空打炮眼炸石劈路。挖土方、清乱石的战士们则手举十字镐,一镐一镐地挖,拿圆锹,一锹一锹地铲,犹如蚂蚁啃骨头。工地上,锤声、镐声、钢钎声及战士们劳动的歌声和号子声汇成一股开山劈路的滚滚洪流,震撼着整个脚拉山!
&ldo;攻坚战&rdo;打响不久,由于劳动强度过大,伙食条件跟不上,三连官兵们的体质急速下降,加之高山缺氧,许多战士出现高山反应:有的发低烧数日不退,有的整天头昏脑胀,有的甚至全身浮肿,施工出勤开始减员,工程进展日趋缓慢,往日头一挨枕头就能入睡的连长胡炳保同志,如今也为此患了失眠。他瞑思苦想,终于想出三条措施:一是找司务长想办法改善同志们的伙食以增强体质;二是召开连队干部、党员、骨干分子大会,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动员工作,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三是召开党支委扩大会,摆困难、动员大家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困难。通过以上工作,全连战士又斗志昂扬地鼓足了干劲,干部、党员、骨干分子们纷纷向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和保证书,他们表示坚决做到重病不哭,轻病不休息,轻伤不下工地。艰苦的条件环境考验和锻炼着战士们,使他们百炼成钢。
三连排以上干部,都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同志,并且参加过1950年进军西藏的战斗,如今他们都已进入而立之年,因为西藏叛乱,有的排长正在探亲结婚度蜜月就被部队电令归队;有的正在探亲护理妻子分娩也毫不例外地被召回,至今仍未见到已呱呱落地的孩子是啥模样。三连的干部们也是血肉之躯的男儿,但他们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于是把几许依恋、丝丝情感深深地埋在心底,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按时归队投入到平叛的战斗中,眼下他们又以身作则带领战士们进行施工,哪里艰险,哪里就有他们。
二排长赵鸣山,哪里危险哪里就能看到他那坚毅的身影:悬空打炮眼、放大炮……,双手被磨得血泡一个接一个,茧子结了一层又一层,他的模范行动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战士,全连战士们把他誉为我们的&ldo;好排长&rdo;。连长胡炳保同志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一次,他在悬崖上施工,忽听一声巨响,头顶上一棵大树掺杂着巨石铺天盖地地向他砸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他沉着机智地躲闪开未被砸着。过后,当大家还在惊魂未定时,他却泰然置之,并幽默地笑道:&ldo;同志们请放心,脚拉山未打通,马克思是不会收我老胡的。&rdo;逗得周围的战士们哈哈大笑。紧张的气氛顿时被驱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连队干部的模范行为激励着战士们。许多战士都有高山不适应之感,但他们咬紧牙关坚持不休息,重活实在干不下来就找稍轻一点的活干。有的战士在施工中被石头砸伤,仍坚持不下火线继续参战。1956年入伍的副班长李正付同志,在爆破中,被石头砸伤了大腿,连走路都一瘸一跛的,不能站着抡大锤,他就跪着手握钢钎配合突击队员们打炮眼,……这种事迹,在三连是不胜枚举的。
经过突击队的日夜奋战,终于奇迹般地在这悬崖绝壁间,辟出了一条碎石纵横的小通道,给连队的继续施工开创了一点空间。
坚实的岩壁受着爆破的强烈震动,出现了裂缝和间隙,稍遇震动岩石就有脱落之虞,严重地危及着战士们的生命安全。可是明知山有险,偏要险中行。四排副排长、突击队员、共产党员彭元炳同志为了战友们的安全,全然不顾个人的安危,置生死于度外,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一天,爆破刚结束,他率先冲入爆破现场排险清石,正当他在清除一巨石隐患时,突然一声巨响,有如天崩地裂,这块巨石无情地砸向他那血肉之躯,这位无私无畏、忠心耿耿的共产党员、勇敢的解放军战士--彭元炳同志当即以身殉职。连长胡炳保同志事后找到彭元炳同志申请参加突击队的那份决心书,读到他那发自肺腑的&ldo;不打通脚拉山,我决不下山&rdo;的誓言,这位来自河南的硬汉子,不禁热泪满面。彭元炳壮烈牺牲了,全连官兵们悲痛万分,为失去一位好战友而悲痛。但他们化悲痛为力量,擦干了眼泪,掩埋了战友的遗体,继续地投入到施工战斗中。
为了抢时间,争速度,连队施工强度越来越大,一天劳动10多个小时,午饭在工地上吃,中午也不休息,没有节假日,生活还特别艰苦,他们顿顿以咸菜就饭,十天半月吃不上一次肉,这种生活状况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当时,环境虽然艰苦,但全连官兵们精神充实饱满,斗志旺盛,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他们的理想、快乐和满足就是尽快打通脚拉山,祈盼着公路早日通车。
正当路基将要贯通全线时,又一桩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1958年入伍的炮班战士、共产党员、突击队员龚性之同志在危险地带挖炮眼装炸药时,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顷刻间大雨倾盆,山上山洪暴发,沙石随洪水直泻而下,将来不及撤离的龚性之同志冲到万丈深渊,这位年仅23岁、四川荣县籍战士光荣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长眠于脚拉山下,永远守护着脚拉山!他的死重于泰山,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墓碑像一座丰碑,时刻给人们启示:&ldo;邦宁公路是解放军战士用鲜血和汗水浇筑而成。&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