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世界屋脊风云录pdf > 第253章(第1页)

第253章(第1页)

从格尔木南行,我们走着走着,没有路了,眼前是悬崖峭壁,不能通过,就把马车停下,派人找路,绕道而过,或者把阻拦马车前进的石头砸开,开石铺路。我们带的赶架窝子的陕北工人,懂得开石头,这时他们就是石匠了。一路上,我们遇到沟壑就填平,遇上丘陵就铲平,碰着石头就砸开,有的地方难以通过,就把马车拆开抬过去。沿途,我和李德寿同志把哪个地方马车通行无阻,哪个地方需要简单整修一下,哪个地方要费力大修,等等情况,全部记在我的一个日记本上。因为我们赶马车探路是在严寒的冬天,江河都结厚厚的一层冰,到了河边,只要给河上撒上沙土,就可以直接赶马车过河。我们战胜刺骨的严寒和高山缺氧,以及恶劣的气候,一段一段赶着马车直向前。终于翻过唐古拉山,把这两辆木轮马车赶到聂荣宗。在聂荣宗遇见中共西藏工委黑河分工委侯杰副书记,侯杰同志看到我们赶着马车,高兴地说,马车能赶来,从青海向西藏修公路没有问题。希望把公路早日修通,现在修公路,将来还要修铁路。侯杰又说,马车既然能赶到这里,这里离黑河不远了,你们就将马车再赶到黑河吧!于是,我们就将马车赶到了黑河。

我委托侯杰同志把我们这次赶马车探路的情况,向西藏工委书记、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张经武汇报。虽然这次用马车探路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但我当时认为,我们用马车探路是冬季&rso;江河结冰,如果到了夏天河水上涨,阻拦去路,则是最大的困难,应予充分估计。当时我设想先修一条冬季汽车路。我在黑河向慕生忠同志发报,汇报我们探路情况和我的设想。电报说:经过我们亲自赶马车探路,这条路线,山高坡不陡,河多水不深,远看是山,走近是川。我们认为修一条从格尔木至黑河的冬季汽车路是完全可能的。我根据探路的材料初步估计,要修这条冬季汽车路,需要1000人用半年时间,就可将公路修通至黑河。在青藏高原的冬季汽车路可通车半年,这样向西藏运输问题就可解决。

我们在黑河休息了几天,把马车,医疗器械交给黑河,仍拉着骆驼由原路返回。这次赶马车探路从香日德出发至黑河的时间是1953年12月,待返回香日德时,已是1954年的4月,共计历时5个月。

兰州决定用马车探路时,本来确定用胶轮马车探路的,但一时兰州买不到胶轮马车,就请木工赶制两辆木轮马车。当我们赶着木轮马车出发后,原来买的两辆胶轮马车交了货,慕生忠就决定用胶轮马车再探一次路线。于是又派王廷杰等同志,赶着两辆胶轮马车顺着同一条路线前往西藏。在我们返回翻过唐古拉山的一天,遇到王廷杰等同志赶的胶轮马车。当时他们拉马车婚骡子死了,正在那里发愁。王廷杰向我汇报了赶胶轮马车探路的情况,询问了唐古拉山路线。我向他们介绍赶马车探路的经验和沿途情况,鼓励他们鼓起勇气,不怕困难,奋勇向前,争取胶轮马车探路的胜利。他们又一次把两辆胶轮马车赶到黑河。

●半年公路通黑河

当我们赶马车前往黑河探路的时候,慕生忠在后方就着手修路的准备工作,调配干部和技术骨干,把已经内调的工程师邓郁清,经交涉再调来修公路。当我们探路返回格尔木时,慕生忠已率领着宋剑伯、何畏、朱飞、杨景震等来到格尔木,成立了修筑青藏公路指择部,在邓郁清未到职之前,勘测路线的技术工作,由何畏、宋剑伯同志负责,成立了青藏公路路线勘测组。因为宋剑伯、何畏过去学过工兵,我们就称呼他俩为&ldo;土工程师&rdo;。最初勘测组有何畏、宋剑伯、张振寰、杨景震、王德明等人。以后宋剑伯、王德明调走了。当时,很多人对修青藏公路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慕生忠、我和宋剑伯、何畏等,对修青藏公路是坚定的。我们主要想法是:修一段算一段,能修一段公路,就可减少一段骆驼的驮运。

筑路工人队伍是在西藏运输总队的基础上组建的。当时西藏运输总队向西藏驮运物资和粮食的骆驼,有很多累倒了,空出几百名驼工,慕生忠动员他们留下修路。运输总队中有一些懂得采石技术的架窝子工人,他们就成为修筑青藏公路的技工。修路的经费主要也是用西藏运输总队的经费。

彭总批准由西北军区拨给10辆汽车和调一个工兵连,参加修筑青藏公路。趁我探路返回兰州之际,慕生忠让我到西北军区交涉。我找韩练成参谋长,他大力支持我们,立即派了一个工兵连,拨给了当时最好的汽车‐‐十轮大卡车10部。这些汽车来后,全部交给路线勘测组,他们带上工具、口粮,用十轮卡车开路。

1954年5月10日,由何畏、宋剑伯负责的路线勘测组,带着12根花杆、一架水平仪、一个小平板等简单的测量工具,由8峰骆驼驮着,从格尔木向昆仑山口方向出发了。他们设路线标记,确定路线走向,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他们抱着一颗为新中国建设的赤心,披星戴月向前设置路标,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整天吃不上饭,夜间露宿在寒风里,人变瘦了,脚磨出血泡,手冻裂了,向外渗血,没有人叫苦。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完成勘测任务,保证筑路队的施工。

5月12日,青藏公路在格尔木动工。这天慕生忠亲自率领干部和几百名驼工,肩上扛着铁锹、十字镐,排着队朝勘测组选定的地点走去,慕生忠向大家作简短的动员后,筑路队伍立即向这千年熟睡的大地开战,修筑一条通往西藏屋脊的大道。以后,不断调来干部和工人,使筑路队伍很快扩充到1200多人。大部分是青海、甘肃、陕西等省来的各族农牧民,他们纯朴,老实,勤劳,不怕苦,不怕累,是修筑青藏公路的主力,为修通青藏公路建立了不朽功勋。随着修筑青藏公路人员的增加,先后成立几个筑路队,各个筑路队的负责人是王德明、席上珍、王廷杰、包林、马珍、龙忠、杨秀峰、王士真、张炳武等同志。筑路队一般有工人七八十人,也有五六十人不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