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没有同意马周的意见,因为他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刚刚登基的时候,为了稳定朝内的情况,李世民把武德年间得势的人,找个借口纷纷派到长安以外的地方,给他们安排一些刺史都督之类的地方大官,使他们的势力只能在一个州一个郡横行霸道,而不能对长安的局势产生任何重大的影响。
现在,李世民掌管大唐十几年,把所有人都治理得服服帖帖,也有一些不服的,比如魏征一类的铁脖子,总是和李世民顶牛。但是,李世民有办法对付他们。除了这些文官在嘴皮子上争一些便宜,掌管大唐府兵的那些将领,几乎全是秦王府出去的干将。
这些人不乱,天下永远和谐安定。这就是李世民的底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就想起把武士镬从外面调进长安。多出来一个他这样的前朝老臣,也翻不起滔天大浪。而且,还可以安照马周的安排,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不过,武士镬的女儿也不再嫁给马周的侄子,李世民想收归己有。
马周对这些情况并不了解,还一个劲的劝李世民从中做媒,惹得李世民心里不高兴。
武士镬带着一家老小回到长安,李世民派身边的太监登门祝贺,给足了他面子。这使一些秦王府老臣看到了一线希望。
李世民原来还是秦王的时候。招揽十八学士,帮他出谋划策。在建立大唐的战役之中,这些学士借鉴历史上的著名战役。以及对对手的分析,帮了李世民很大的忙。
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中,面对李建成咄咄逼人的气势,李世民犹豫不决之时,这些十八学士给李世民很大的帮助,使他迅速确定了决心,要与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兄弟展开一场为争夺皇位的血战。
因为。若不这样做,不仅仅是李世民本人落个凄凉的下场。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战将和文臣,也会在他失势之后,遭受李建成的无情打击。尤其重要的是,大唐芸芸百姓也将失去一个明君。很有可能重新过上隋末那种动乱的生活。
可是,在李世民掌握朝政十几年后,慢慢的这些学士都被调到一些闲职上去。比如孔颖达和封德彝都被安排成太子太傅,拿着高俸养着他们,却不让他们参政。与此同时,又派魏征这个铁脖子之人,也当太子太傅。
魏征原来属于李建成的阵营,与秦王府十八学士根本不尿一壶。让魏征监视他们,还采取风闻奏事。就是说捕风捉影的事也可以上奏。不管查出的事这间真还是假,事后还不追究举报人。
十八学士看出李世民的猜疑心理,于是。以杜如晦和房玄龄为首,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且,房玄龄的主要精力全放在修编前朝历史方面,在整个贞观朝盛世之中,以房谋杜断闻名天下的人。竟然没有值得让人提起来伸大拇指称赞的政迹来。
后来,李世民想起来。房玄龄还在编纂历史,便让他拿出本朝的起居注。李世民一看勃然大怒,因为房玄龄如实记载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如何调兵遗将,对李建成兄弟二人反击的。
这本来是作为一名有良心的史官的本职,比如司马迁虽然遭受宫刑,忍受着巨大的耻辱也如实记载历史。可是,李世民却不这样看。
李世民指着房玄龄的鼻子大骂:“狗奴才,是不是觉得跟朕呆在一起时间久了,就有资格向朕说三道四了?”
房玄龄吓得魂不附体,赶忙按照李世民的要求,把起居注和贞观明的政事进行修改润色,使李世民更符合一代明君的标准。
这件事以后,房玄龄再也没有主动参与过朝政重大决策。十八学士看出此一时彼一时,李世民已经不是打天下那阵子需要他们出谋划策的时候了,都灰溜溜夹起了尾巴。
十八学士的李守素编着氏族志的书,把当时唐朝崔卢李郑、王谢袁萧、顾卢朱张等名门望族排在最前面。李氏的李姓却排在山东李姓之后。
李世民大动肝火,问李守素,是何居心。李氏建立大唐的名望,还比不上山东的几个士大夫?难道他们对天下百姓没有做过任何有意义的事情,凭着祖上积累下的名声,就可以与皇族对抗?
前面有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前车之鉴,李守素不敢直接顶撞,只好按照李世民的要求,把李唐的李姓排在山东士大夫李姓的前面。李世民这才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可是,李守素连续三个月没有领得一分俸禄。到户部讨要说法,讯问官员说都是安排圣旨来分俸禄的,既然没有,就应该向陛下去请教。
李守素明白了,这是李世民对他不满,变得方法想把他赶出长安。
第二天,李守素就递交了辞呈,告老还乡。
李世民也没有留他,大笔一甩,同意!就这样把他打发掉。
贞观十二年前后,秦王府十八学士几乎全部在朝堂上销声匿迹,再也不像原来,李世民下朝以后,就与他们在一起商讨如何治理国家,如何避免李唐走隋朝短命的老路。
在这种高压之下,武德老臣武士镬携家带口,从外地赶回长安,就等于是自投罗网,跳进龙潭虎穴,再也没有在外面做刺史时那般自由自在。换句话说,李世民对武士镬有什么要求,武士镬根本不敢有任何的反抗。
不过,李世民玩弄朝政久了,也学会很多方法,他想要武则天入宫作才女,并没有直接接出来,而是下了一道圣旨,要求凡是长安居住的官员,家里有适婚年龄的女儿,都要派女儿参加太极宫的选秀。
选秀就是为充实后丶宫而选拔的宫女,达到一定年龄以后,可以赏给某个大将某个高官或其儿子,得到一段美好的婚姻。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福份,白白浪费几年大好年华。甚至还有因为参与政变而身首异处,这类人也也不在少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