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镜唐笔趣阁 > 第142节 护犊子(第1页)

第142节 护犊子(第1页)

进了宣政殿,马周赶忙扑倒施礼。

“起来吧!”李世民把批改的奏折放到一边,看了马周一眼,平淡地问:“魏征的案情结果如何?”

马周起身,摸出袖子里的奏折,大声念道:“据查,自魏征归附大唐以来,凡八年有余。前四年追随隐太子,每月俸禄及赏赐约计一万文。贞观朝以来,担任太子詹事,每月俸禄八千文,包括附加的禄米等钱物,每月约计二万文。八年共计十二万文。臣昨日彻查詹事府,登记在册的财物折合十二万一千文。每一笔重要财物都有明确记载,无一笔来路不明……”

“哦?意思是冤枉了魏征?还有这种事情?”李世民从御榻起身,背着手在殿内空地上来回走了几步,转身看着马周满意地笑道:“进入贞观朝,每月收入二万文?这等好差事,可是大大便宜了魏征!”

见到李世民开心地笑了,马周心里也是一畅,称赞道:“回陛下,归根结底,还在于陛下英明神武,使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官员每月的俸禄才有如此之高。”

“哈哈,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不过马舍人这马屁拍得好,朕心里很舒服!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是朕最大的心愿。”李世民满面春风,走到御案前,拿起刚刚批示的一本奏折,交给太监,让太监转交马周:“看看吧,这是参你的奏折!”

在进殿的路上,太监私下里把有人参奏的事提前告诉了马周,马周有了心理准备,并没表现吃惊的样子。李世民亲眼目睹马周处变不惊。对他的欣赏又加了一重。

看完参奏的内容,又仔细看了朱批红字,马周愣了!鸡肉也是肉啊!估计那些官员接到御批当场傻眼!为何陛下不讲道理的护着自己!给他们三个脑袋也想不通!

马周十分感动,又一次扑倒叩首,感激地说:“谢陛下如此隆遇下臣!”

李世民回到御案前坐下。摆手让马周平身,说道:“你现在是中书舍人,魏征这件事是你办的最后一件案子,以后不必去办案了。每天随朕左右,参与朝政,专写圣旨。日后需要多读书,赶上孔颖达、封德彝,将来还有更大的担子等着你来挑起来。”

追随陛下身侧,作为一名近臣,有四大优势。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大唐官员何止万千,真正让皇帝相信的人,除了那些打天下时,血里奔火里冲玩命拼出来的老资格,就是自己了。

成为皇帝的近臣,了解皇帝的任何事情,成为一众朝臣巴结的目标,大权势灸手可热。但是。要管住自己的手,管严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心。千万不能产生任何歪想邪念。玩火自烧。

参与朝政方针。虽然只有旁听的份,自己还没有拍板决策权。但参与的次数多了,了解决定天下走势的决定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必需这样决策,决策有优劣高低之分,如何提高决策的优越度避免出台只打雷不下雨。这是陛下在培养自己决策重大事物的能力。为日后担任更重要的职务铺平道路。

了解皇帝的起居生活,有可能成为太子太傅。教导太子如何读书做一个好皇帝。下一任皇帝是英明神武还是浓胞软蛋,自己也有一半的责任!

从此以后。几乎无自己的时间了,所有的时间全部归陛下所有。做交椅的计划,就必需全部依靠家人去做,还好有杨筱紫帮忙打理,也有长腿和熊猫帮着做,并不用十分担心。

马周再三拜谢,又请教魏征的事怎么处理。

李世民双手交叉放在脑后,全身靠在龙椅上,进入放松状态,说:“魏征此人,自有他的聪明处。朕知道查也是浪费时间,但是,仍然安排马舍人前去调查,为什么?”

是啊,马周也纳闷,明知调查没有结果,为什么还要调查?

李世民又说:“这是朕的决心!哪怕是捕风捉影的事,也要调查。不管涉及到的人是谁,不管他位置有多高,担任什么官职,都要调查。有事的一查就露出原型,无事的查了也不影响其清廉,相反还会替他扬名。”

“官是大唐的官,为全天下百姓代言,要经得起百姓的审查。那些试图瞒天过海,侥幸躲得一时的,躲不了一世。只有使调查成为常态,人人不敢多吃多占,才能一心一意给朕办事,为百姓办事。”

说到这里,李世民对马周吩咐:“现在就拟旨,在大唐境内所有州县开展风闻调查,长安也包括在内。无论何人,哪怕捕风捉影也可以举报,调查之后,无论落实还是不落实,都不允许追究举报人的责任!”

马周赶忙拟好圣旨,交给李世民亲自审核。

李世民接过去一看,一脸惊喜,问道:“你写的字是什么体?”

马周诚惶诚恐,一时无法回答,只好说:“臣自创的书法。”

“既有王右军的典雅,又有汉魏的凝重,亦不失飘逸之风,如此章法,实属少见!”李世民不止的赞叹,对马周的欣赏又加一重。

其实,马周写的是行书书法,有宋体字的方正端庄,也有张旭怀素的飘逸和颠狂,加上宿主长时间练习书法形成的凝重。幸亏,还在马庄村的时候,马周就开始练习书法,积累两世一千余年才写出这种文字来。

贞观朝有三大书法家,分别是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此时他们都还在朝内提任官职。如果马周的字被他们看到,恐怕会被惊为天人!毕竟马周比他们多了一千余年的积累,一千余年来能人层出不穷,每个人聪明的天才都把书法艺术向纵深推进一层,这是初唐书法家比不了的优越条件。

不过,马周感到中书舍人做好并不轻松,明天早朝宣读圣旨,言辞是否合格,当场就检验出来。那时被人非议,连陛下李世民的面子也受损。而空有一手好书法,又有几人能看到?

马周觉得,必需在文化方面再加一把力度了。这时,自然又想到了魏征,他是博古通今,参透天地变化的人,有空多向他请教,并不是一件坏事。(未完待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