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郑经和郑袭争夺大位的时候,清廷一看机会来了,就多次派人到厦门去招降郑经。郑经一瞅,不能两边儿树敌,就派人跟清朝谈判,故作姿态的交出了南明皇帝御赐的敕书和大印,假意归顺。但是这会儿呢,康熙还没有亲政,清廷呢,要求台湾把人迁回内地剃发易服,这郑经肯定不能同意。
一年之后,郑经在继位大战中胜出啊,继承了延平王的爵位,底气就更足了,以后呢,就以种种理由拒绝归顺大清。称“东宁偏隅,远在海外,与中国版图渺不相涉。所以清廷这边儿明白了,郑经这小子啊,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同年十月,三路大军进攻金门厦门。郑经寡不敌,众仓促逃回了台湾。清朝乘胜出征台湾,在海上突遇台风,船只沉没,无功而返。康熙六年(1667年)清廷再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招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但郑经拒绝招抚,称“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这其实就是很明显了,不可能招降我的,除非打服我,那既然这样的话那就打吧。
在一系列谈判过程中,郑经在台湾的政权持续的受到外来的武力威胁。1664年(永历十八年、康熙三年),曾受郑成功驱逐的荷兰人与清廷交好,并派兵回头占领了台湾北部的基隆地区。郑经曾于其中发兵征讨,但不幸失败,直到1668年才成功驱逐荷兰人。与荷兰人东西呼应的清军也曾在1665年发兵进攻澎湖,遭遇台风而溃败。
朝廷认为,这是时候该给郑经致命一击了啊,谁最了解这个台湾的形势,最了解郑军的虚实。是施琅,就授予施琅靖海将军衔,所以呢,施琅一开始,就选择从冬季发起进攻,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从大陆向台湾航行啊。一般冬天顺风,夏天逆风啊,当然这个风向很复杂,还要考虑洋流啊,能见度啊,诸多问题,在蒸汽时代到来之前没有风,船就没有动力啊,一般只有在无风地带才会划桨,那是迫不得已的啊,所以说呢,身为海军统帅,对季风信风的掌握尤其重要啊。
当年12月,施琅首次率领清朝水师横渡台湾海峡,不料船队在海面遇到南来台风,“舟师行至洋面,骤起飓风,难于逆进而还。”清朝第一次渡海攻台遭到失败。
1665年5月10日,施琅水师第二次发兵渡台,自铜山(东山)起航进入海峡。但是,开船3日仍然无风,船队无法行进,只好返回铜山。第4日,施琅水师再次出海,结果遇到猛烈东风来袭,船队无法逆风航行,第二次攻台再次失败。
同年5月30日,施琅水师重新集结在金门料罗湾,天晴后再次出海攻台。这次清朝水师在次日就抵达澎湖列岛,不料“骤遇狂风大作,暴雨倾注,波涛汹涌,白雾茫茫,眼前一片迷茫。”
清朝水师大量战船桅樯折断,船帆撕成碎片,整个船队遭到重创,船只也都被吹散,“各船遂纷纷飘散至大担、浯屿、镇海、靖卫等处”,连施琅的座船也被吹到了广东潮州海面。第三次渡海攻台也因此失败。
施琅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但是,他点有点背。现在在福建生活过得人都知道,福建总会来台风,这下好施琅也赶上台风了,所以呢,只能被迫这个返回,到了这个第二次啊,一开始呢,确实没有遇到台风啊,遇到的是更恐怖的,遇到了没风的天气,船队根本无法航行,只能找地方休息,抛锚补充淡水,要说这个人倒霉呀,就是喝点凉水都塞牙,施琅几天之后再次出发?结果又遇到了逆风,只好又休息了大半个月才。再次起航啊,施琅觉得我不可能点儿一直背吧,,又遇到台风了,那施琅非常郁闷,最后他的旗舰甚至被吹到了广东潮州那边?朝廷一看这种情况。攻台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就暂且把施朗调回北京,这一放就是十八年。
施琅这三次攻台失败,看似都是天气的原因但是实际上也有人为因素。施琅自小在海边长大,自幼便随父亲从事海上的贸易活动,并且精通航海对于海疆气候也是了如指掌,所以我觉得施琅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气候另一方面而在于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施琅这几次的攻台队伍大部分都是投诚的官兵,他们的亲属一般都在台湾,所以官兵存在些许的顾虑,不能奋勇向前。二是各个部队基本都是东拼西凑的杂牌军,难以协调一致。再加上包括施琅在的所有将领基本上没啥权力,所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还有种说法是施琅这几次攻台都有荷兰老毛子的参与,他们的意图很明显打下来这地就归我了,郑成功就白忙活了,这种汉奸的行为,施琅可不干,所以索性退兵了。
自古以来战争是千变万化的,而能让战争产生变化的,除了我们不能对抗的天时和地利还有我们可以把控的人和,人和把控好了,无不是古今中外的名将,而如果没有把控好那战争的胜负就很难说了。
喜欢大清的故事请大家收藏:()大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