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贾宝玉穿着一身大红锦缎衣,并一个缂丝描金褂子,胸前挂着那串通灵宝玉璎珞。
&esp;&esp;他坐在席子中间看了半晌,那么多精致的玩意儿不抓,偏生撅着圆墩墩的小屁股爬到角落,抓起一盒胭脂,笑嘻嘻往脸上抹。
&esp;&esp;贾政当场勃然大怒,当着众多宾客的面,劈手就把胭脂打掉。
&esp;&esp;“你们都教了他什么东西,小小年纪就抓这个?!”
&esp;&esp;贾宝玉哪里见过这等阵仗,平日里半点委屈没受过,吓得哇哇直哭。
&esp;&esp;贾母黑着脸:“谁把胭脂放上来的,也不看是什么地方!”
&esp;&esp;乳母赶紧把宝玉抱下去,本来是今日的小寿星,最后却以一场闹剧收场。
&esp;&esp;贾琏做了个鬼脸,一旁的贾迎春赶紧拿扇子把哥哥的脸挡住,没得叫人看去,又找大房麻烦。
&esp;&esp;兄妹俩很有默契,避过人悄悄一前一后溜出去,凑在一处墙根说话。
&esp;&esp;贾琏摇头,无奈笑了:“还好宝玉抓周的物件母亲没插手,不然肯定要往我们头上扣屎盆子。”
&esp;&esp;贾迎春责备的看一眼哥哥:“你知道还在那边摆鬼脸,一会儿真说不清。”
&esp;&esp;迎春又道:“说句晚辈不该说的,二叔也真是小题大做,本来只是一件好笑的事,说句孩子不懂事就成,反而叫他给闹大了。”
&esp;&esp;贾琏点点头,深表赞同:“本来就不是大事,要是抓周真能定下什么,旁人还读书作何,还不如天天摆个东西抓周算了。”
&esp;&esp;这事儿传到江南扬州,又是一个五月,去年贾敏满口说不要再带孩子出去挤,等到端午还是经不住两个孩子巴巴的请求,心一软就带两个小子出去看龙舟。
&esp;&esp;这回母子三人有经验,茶水、点心、瓜果都带了不少,堵到明日也没关系!
&esp;&esp;只是端午太热,回来以后贾敏和林璋都有点中暑,林璋倒是好好的,林家请医吃药,十来天以后,贾敏才康复如初。
&esp;&esp;恰好这时候荣国府来信,厚厚一沓,里面除了给贾敏的家书,好几封都是孩子们写过来的。
&esp;&esp;贾琏和贾迎春分别给林璋、林珺写信,就是四封,还有贾珠、贾元春也有一封信。
&esp;&esp;林璋看过自己的,又去看弟弟的信,见他读的吃力,教他认字。
&esp;&esp;林珺虽然年纪小,但隔着千里也发表了和贾琏差不多的言论:“抓了一盒胭脂而已,二舅舅为何大怒,小孩子家的不懂事,大人还不懂事?”
&esp;&esp;林璋见他说的过于直白,赶紧去捂弟弟的嘴,瞥眼看母亲的脸色。
&esp;&esp;贾敏看完信,面上也不太好,荣国府上把衔玉而生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她大约就能预料到会有这样一天。
&esp;&esp;一时高高捧到天上,一时狠狠踩到进泥里。
&esp;&esp;贾敏冷笑道:“你们二舅舅不是因宝玉抓了胭脂生气,想来宾客盈门,丢了颜面,因此大发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