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新实验堆的选址位置很重要,主要考虑的方面有以下几个。
第一当然是地质构造,可控核聚变的实验堆是不可能建造在那些地质运动频繁的地带,一方面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一旦因为地质运动带来的地震或者山崩,会严重威胁到实验堆的进行,另一方面自然是本身的实验问题。
可控核聚变的很多实验,数据都极为重要,特别是林秋希望可以验证的高温模型,这种数据最好排除外界干扰。
所以可控核聚变的新实验堆建设,必须建造在地质构造稳定的地方。
第二个方面是经济问题,可控核聚变的建设需要调动大量的资源,经济问题自然是第二紧要的,必须要建设在经济还算不错的地区,可以立即调派足够多的资源来投入建设。
但这个问题又和第三个安全问题相悖,所以这个实验堆又必须建立在郊外,以免引起公众的过多注意。
最后一个就是人员问题,可控核聚变新实验堆的建设,初步计算,光是工程人员就需要数千人的参与,还有后续加入的科研人员,这样的要求就导致新实验堆的建设地,当地必须有足够好的条件吸引人才前来。
在这些种种严苛条件的约束下,即便是夏国如此广袤的国土上,符合相关条件的地方也不多。
最关键的是,关于这个新实验堆的建设,目前还需要处于保密阶段,所以在林秋的要求下,秦大校便以部队工程的名义与各地方政府进行接洽。
相关工程建设的事情,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中。
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林秋的足迹就差不多走遍了夏国的大部分城市,也在这其中终于选下了三处还不错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京城新区,这是15年即将纳入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地方,附近的地铁站高铁站都在建设中,人才配备也会逐一到位,而又因为是京城,经济和人员都不会是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实验堆运行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
京城附近平原辽阔,像可控核聚变这样的工程,要想瞒住别人,难度比较大。
第二个则是在金南城,这里是六朝古都,地质构造稳定,经济发达,人才众多,且附近还有延绵山川,安全问题也有保障,但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南方天气雨水多,山中可能会引发泥石流等问题,但总体上来说,比京城要好一些。
第三个则是川城,这里山势复杂,安全性大大增加,经济也还不错,且因为国家政策的缘故,很多人才也在往这里进入,但同样的,入川的路线山高路险,很多设备运进去也比较麻烦,而且后续转变成商业堆后,还涉及到对外发电的工程问题。
最后思虑再三,又考虑到当地政府的配合程度,最终林秋选择了金南城,并和秦大校等成员做沟通后,正式将该项目名称上报。
可控核聚变新实验堆项目,叫做夏国之光!
而在选址的同时,林秋也没有忘记关注着自愈性第一壁材料的进展,之前经过反能现象的发现,第一壁材料的推进有了可喜的发展。
黄乐凯依照林秋的建议,持续在反能现象的源头寻过去,终于发现了反能现象本质的原因。
这是一种全新的自愈性材料结构,在极高温情况下,材料内部的原子和电子会以温差递减的方式进行排列,从而对外显现出自愈的状况,并在排列过程中,吸收部分能量,所以在实验检测过程中,会出现很异常的能级跳跃现象。
这种自愈性材料的和对应原理的发现,让黄乐凯团队异常兴奋,这可是足够发两篇自然杂志期刊的重磅性论文!
而且和室温超导材料那种颠覆性的材料不同,自愈性材料的重要性和地位无法相比,且因为实验所需温度条件也很苛刻,几乎可以确定,此材料能够使用的地方极少,这也就再度降低了该材料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这种材料和原理或许是完全可以发表在论文上的!
而在知道这个原理后,黄乐凯博士团队立即对下一步的第一壁材料做了完善,并总结出报告对林秋进行了专项汇报。
“这个实验数据,很不错!”
林秋看到这种第一壁材料的实验数据后,也很高兴,室温超导材料、第一壁材料以及高温超导模型都已经完备,接下来就是工程落地实施了。
这其中就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协同推进,在六月里,林秋回到京城,将有关进度情况总结成文件让叶秘书带给领导后,便再次召集了秦大校等人员开会。
在这次会议中,除了此前领导安排的对接人,还有不少两院,特别是工程院的院士参与。
这其中地位最高的,便是万院士了,作为夏国核聚变工程研究方面的专家,曾经的他主导了东方超环的工程建设,如今新实验堆的建设,自然也少不了万院士的建议。
会议上,万院士也不敢因为林秋的年龄小而带有轻视,因为他也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将会是夏国最年轻的院士。
只不过涉及到新实验堆的落地建设,细节上,万院士还是有很多疑惑。
例如在设计这新实验堆的托卡马克装置时,原料注入设备必须考虑到商业用途,所以和东方超环不同的是,原料注入设备的剂量控制要满足氚自持的要求。
氚自持指的是,在无人工干预条件下,当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后,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粒子可以自行进行连续核反应,而无需人工维持温度。
这样的情况下,外界只需要注入原料氚,反应就能持续下去。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只有如此,可控核聚变的建设才是有意义的,不然如果需要人工维持这极高的温度,必然导致,核聚变的产出永远大大小于投入。
这就是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即核聚变都必须在人工维持超高温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所以在考虑原料注入设备的时候,往往不怎么重视这一块,但在林秋这边,原料注入设备就必须满足氚自持所需的原料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