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组织上的关心,林秋表示了谢意,但生活秘书,他还是婉拒了。
先不说自己的年龄和资历有没有资格享受生活秘书的照顾,单单就是云云那一关就过不去。
而对于林秋的拒绝,叶轩只能表示自己会回去汇报领导,同时又一次提醒林秋,一定要注意休息。
自己的身体到底有多变态,只有林秋自己知道,所以叶轩前脚一走,林秋后脚就再次投入了忘我的工作中。
第一壁的自愈性材料研发需要时间,林秋就算自己着急也没多少办法,但湍流模型的计算却有了很可喜的进步。
来自法国ItER的数据的确有不少的问题,至少林秋经过计算后发现,其实验情况和新闻报道出来的有不小偏差,但EASt的实验数据还是非常全面的,两者相比较之下,林秋很快就知道,湍流模型的校正方向在哪里了。
核聚变过程中产生的湍流问题,实际指的是核聚变反应过程中,出现在等离子体边缘的湍流会对整个反应过程造成巨大影响的问题。
这种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过多的热损失,第二是对第一壁材料的破坏。
而第二个影响其实主要也来源于第一个,即湍流造成的热损失其实就是对第一壁材料隔热性的考验。
以前这个问题对于人类来说是异常棘手的,甚至为了避免因湍流产生的破坏,在设计托卡马克装置前甚至会提前预估好核聚变实验的提前量,但即便如此这种种提前量预估也往往出错。
原因就是当时湍流问题的核心计算公式证明并未得到真正解决。
这件事一直到林秋解决NS方程后,才出现转机,而最初林秋思考真实工程落地时还在想,为什么飞机的湍流问题可以依靠建造大型风洞解决,核聚变的不行。
在利用法国和自己国家的核聚变数据计算对比后,林秋才知道原因。
大型风洞测试已经非常成熟了,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核聚变面临的都是一堆未知的难题。
每次测试都会遇到新的问题,每次测试也都需要承担高昂的费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就极为复杂的湍流问题,自然无法得到解决。
这就是实验工程的局限性。
你不可能通过有限的实验去确保无限的结果,除非你从理论上彻底推导解决。
所以在明白这一点后,林秋的计算过程就顺利许多了,并且令他感到可喜的是,人们本来担忧在更高温度更高能量下,等离子体的边缘湍流问题是不是会变得更严重,现在他已经知道了结论。
不会!
原因是在较低温(预估在1500万度-一亿度)时,核聚变虽然会发生,但等离子体湍流边缘梯度效应会比较强,但这个温度继续往上提升,湍流的梯度效应反而会减弱。
这个现象林秋早就知道了,但如果没有实验数据的辅助验证,他也不可能完全确定这件事。
这种等离子体湍流的梯度效应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不同温度下,等离子体会呈现出不同密度的聚集,而温度越高,这种聚集程度会减弱。
所以在核聚变反应中,较低温时,等离子体的边缘湍流因为与核心温度差距较大,梯度效应明显,所以干扰很严重,造成的热损失也更大。
但一旦核心温度继续上升,边缘湍流的温度差距缩小,梯度效应反而减弱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林秋提出可以继续升高实验温度,从这方面减少高温等离子体的边缘湍流影响。
同时,在引入梯度效应后,经过数据计算验证,林秋重新确定了新的湍流模型,现在还需要推进的一步,就是进行一次核聚变实验验证这个模型的准确性。
实验要求温度必须提升到一亿度以上,同时运转时长超过一分钟。
这个要求也第一时间被递送了上去,但林秋却没有等来第一时间的回复,正当他准备通过叶秘书再去问问的时候,对方带着一位研究员来到了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