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和民谣的发展使高高在上的文学艺术进入民间,使文学日渐通俗化。伯颜死后,朝廷籍没其家,数月清算不尽,民间有人题诗于壁云:
百千万锭犹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
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
这首诗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把伯颜贪婪的本性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元曲和元代民谣的发展无疑为以后明清小说的繁荣铺平了道路,成为明清小说繁荣的先声。
元代文人的精神画苑
《儒林外史》一书中共出现了一百多个人物,小说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来揭露封建科举制的种种弊端,讽刺封建人物的种种丑态。可以说全书大多数人物都是反面的了,但还是有一位正面人物,就是《儒林外史》之第一人‐‐王冕。&ldo;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rdo;这两句诗出自王冕《题墨梅图》。
元代绘画以山水画为最盛,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对后世的影响也最深远。元初山水画家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路。元朝画家以他们各自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把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便是王冕。
墨梅图王冕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明史》记载:王冕白天放牛,晚上到附近佛寺长明灯下读书。有一天,王冕把牛放到野地吃草,自己跑到私塾里去听老师讲课,结果把牛丢了。他的好学精神感动了会稽一位叫韩性的读书人,韩性收王冕为徒,教他读书作画。王冕中年时游杭州、逛金陵,然后渡长江,跨淮河,经徐州、济南到达大都。长途跋涉,使他的视野和胸襟大大开阔。由于王冕的诗画风格特异,不同凡响,声名鹊起,他经常讥讽元朝统治者,险些入狱。后来,他被迫隐姓埋名在家乡九里山蛰居,他在居室周围种植了上千株梅树,数百棵桃树和杏树,自题为&ldo;梅花屋&rdo;。
王冕画了很多《墨梅图》,其中有一幅画上题诗:&ldo;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rdo;诗画相配,表露出画家淡泊名利,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王冕的画体现了元朝绘画的显著特点。元代绘画在唐、五代、宋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发展,特点是取消了画院制度,文人画兴起,人物画相对减少。绘画注重诗书画的结合,舍形取神,简逸为上,重视情感的发挥,审美情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是对中国画的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ldo;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rdo;画家笔下所造的&ldo;境&rdo;,不仅将自己和风景相沟通,也将看画的人和风景相沟通,还将画家、风景和观画人三者相沟通。元代的文人画正是做到了这些。
陈衡恪先生解释文人画时讲&ldo;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的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rdo;。元代画家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在创作思想上继承北宋末年文同、苏轼、米芾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上,追求古意和士气,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赵孟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位。
赵孟,字子昂,宋太祖之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人。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ldo;元人冠冕&rdo;。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ldo;赵体&rdo;。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并称为&ldo;楷书四大家&rdo;。作为一代书画大家,他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赵孟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ldo;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rdo;,赵孟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ldo;神仙中人&rdo;,给予种种礼遇。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以至于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尽管很多人因赵孟的仕元而对其画艺提出非难,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鉴于赵孟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散藏在日本、美国等地的赵孟书画墨迹,都被人们视作珍品妥善保存。
在元朝的画作中,有一幅绝对值得后人特别关注。这幅画因为它自身的魅力而使其具有了无数的传奇故事,这就是《富春山居图》。
相传明朝年间,一户人家将一卷卷画册不断地投入火中,火越来越旺,一家人却痛苦而无奈地在一旁叹息,当最后一幅画被投入火中时,从人丛中跳出一个人,抽出这幅画,转身逃走了。这个人拿走的这幅画就是黄公望的名作《富春山居图》。这幅画自传世以来,被历代文人所珍视。此画在明清两代,曾为许多人收藏。明代万历年间为宜兴吴正志所有。吴正志传给他的儿子吴洪裕,洪裕爱若至宝,寝食与共,临死前竟将此图投入火中,&ldo;殉以为葬&rdo;,幸而被他的子侄吴静庵从炉火中抢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