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1年,秦国使臣王稽来到魏国,郑安平假扮差役,侍候于王稽的左右。
王稽此行到魏国,具体任务不详,但有一个秘密使命‐‐挖人才!经郑安平的推荐,王稽在深夜接见了这个&ldo;张禄先生&rdo;。
寥寥数语,王稽觉得眼前的这个人非同凡响,便偷偷将他带回秦国。
范雎跟着王稽顺利出了魏国,在秦国境内却遇到了麻烦,与东行视察的宰相魏冉撞个正着。
魏冉这个人,长期执掌秦国大权,最看不顺眼的就是中原的谋士。在他看来,谋士都是&ldo;治国无能,忽悠有方&rdo;的骗子,没一个好鸟,因此下令严禁中原谋士入秦。
王稽是秦昭王的使臣,也免不了魏冉的一番盘问,王稽应对自如,躲在车里的范雎大气也不敢出。魏冉很快就走了,但范雎突然跳下车,混进了百姓的行列中。
王稽丈二摸不着头脑,但范雎心知肚明:以魏冉的性格,仅仅盘问几句是放心不下的,肯定会杀个回马枪,搜查王稽的车辆。
范雎估计得不错,魏冉很快就杀回来,将王稽的车队翻来覆去地搜检,一无所获后方才放心地扬长而去。
范雎躲过一劫,王稽唏嘘不已之余,更对这个鬼心眼多的&ldo;张禄先生&rdo;刮目相看,很快便将他举荐给了秦昭王。
尽管王稽在秦昭王面前对范雎大加赞赏,但秦昭王认为言过其实,始终不肯接见。范雎被晾在一边,一晾就是一年多。
范雎急了,再这样耗下去,充其量做个王稽的门客,这不跟在魏国一样吗,怎么复仇啊?
情非得已之时,兔子也会乱咬。范雎写了一封信,通过王稽转交给了秦昭王。在这封措辞严厉的信中,范雎几乎是对秦昭王&ldo;有眼不识金镶玉&rdo;、以名气地位取人的愚蠢破口大骂。秦昭王也是贱,被这封信骂得兴高采烈,当面向王稽道歉,同意接见范雎。
面见国君的事办妥了,但能否得到赏识,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秦国人才济济,秦昭王见多识广,如何才能三言两语,就让秦昭王产生共鸣、相见恨晚,对范雎超乎寻常地赏识?
如果得不到秦昭王超乎寻常的赏识,范雎怎么能够执掌秦国的大权?
执掌不了秦国的大权,范雎怎么找魏国那两个老王八蛋复仇?
报仇雪恨的梦想、执掌大权的野心,极大地考验着范雎的智慧与谋略,他必须找到一个拨动秦昭王心弦的突破口!
其实,秦昭王心中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伤痛‐‐外戚专权!
前面说过,赵国送年少的秦昭王回国继位,但秦国的大权一直掌握在以宣太后为首的外戚集团手里。除了宣太后之外,外戚集团还有四大干将:宣太后的两个弟弟:高阳君魏冉、华阳君芈戎;还有秦昭王的两个兄弟高陵君嬴市、泾阳君嬴悝。
在外戚集团中,魏冉的权势最大。秦昭王一继位,魏冉就被任命为都城咸阳的警卫司令。次年,公子社的小集团预谋发动宫廷政变,被魏冉镇压。
利用这次平乱,魏冉一举干掉了惠文后,以及对秦昭王的地位有威胁的所有王子。此后,魏冉被宣太后任命为首辅大臣,并于公元前291年被封为穰侯,权倾朝野。
《史记》对穰侯魏冉的描述是&ldo;威震秦国&rdo;。刚刚我们也看到了,秦昭王使臣王稽的车队,魏冉全然不放在眼里,想问便问、想搜便搜、想查便查,足见他在秦国的威势。
上有宣太后的颐指气使,下有魏冉的大权独揽,可以想象秦昭王做这个国君有多憋屈。‐‐范雎决定就从这里入手,走出复仇的第一步!
但是,外戚集团能够把秦昭王几乎&ldo;架空&rdo;,专权这么多年,必然在秦国根深蒂固、遍地爪牙。既然如此,范雎打着批判外戚专权的旗号在秦国混,岂不是送死?
范雎管不了这么多了,为了报仇雪恨,为了声名显赫,他决意冒这个险!
王稽带着范雎去离宫谒见秦昭王,范雎假装&ldo;路盲&rdo;,闯进了秦昭王过来的必经之道。秦昭王从远处来了,范雎还在原地傻站着,宦官赶紧跑上前,说&ldo;大王来了&rdo;,对挡路的范雎又骂又赶。范雎接过话头,高声讥讽道:&ldo;扯淡!秦国哪来的大王?只有宣太后和穰侯!&rdo;
范雎一句话,击中了秦昭王的要害。秦昭王当即将范雎请进宫中,屏退左右,认真听他上课。
范雎对秦昭王讲的第一节&ldo;洗脑&rdo;课,针对秦国的外交讲了两个问题。
第一,秦国外交有重大失误,责任在于魏冉。
范雎认为,以秦国的实力,对付山东六国就跟&ldo;老鹰捉小鸡&rdo;似的,而且捉的还是&ldo;连鸡&rdo;。既然如此,即便说不上不费吹灰之力,至少也应该是手到擒来。但是,秦国偏偏&ldo;闭关十五年,不敢窥兵于山东&rdo;。
身强体壮反而毫无作为,这显然是外交上的重大失误。范雎认为,这个责任应该由权臣魏冉来付,因为他身为宰相,在攻伐列国的过程中,始终将私利放在首位。
范雎只说了一个例子:阏与之战后不久,魏冉率秦军越过韩、魏,攻占齐国的刚、寿两座城池。
秦军为什么劳师以远,穿过整个中原,去袭击齐国的两座城池呢?莫非是吃饱了没事干,想搞一次超极限长距离拉练?‐‐非也!这正是魏冉假公济私的一大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