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五问王厚:“王二,书可还满意?”
王厚笑答:“满意,满意。”王大卫能隐约看见他的后槽牙。
刘五:“那就请定个名字吧!”
王厚犹豫了一下,转头看向王大卫。
王大卫立刻就看懂了他的意思:这猴子大概是想要一个非常装B的名字,但是自己又不好意思说出口,想让我替他说。你休想!我还想要点儿脸呢。
“我有个想法。听说你们大宋刚刚改了科举,是王相公提议的,废诗赋而取经义。
苏子瞻上书反对,其中有一句,‘自文章而言之,则策论为有用,诗赋为无益;自政事言之,则诗赋、策论均为无用矣。’有这事儿吧?”
见众人点头,王大卫继续道:“所以我提议,名字叫《无益集》。”
曹七一拍桌案:“好,就用这个。”
刘五看向王厚,王厚转了下眼珠,点头。
刘五于是说道:“那就请二哥把存稿拿出来吧。”
“存稿?我都是有感而发,即兴之作。没存稿。”王厚说得斩钉截铁,心里想着:真拿出来会吓死你的。
“二哥你这么说可就不够朋友了。”
“我隐藏得这么明显吗?”
“哪有人能每天一首的?诗仙都做不到。”
王大卫拿起酒杯喝了一口,心想:刘五你格局小了。还真就有人八十九年写了四万多首,平均一天一首多。而且,这人的母语还不是汉语。
王厚仍然拒绝:“刘五,我这次回来是要办事儿的。我得根据事情的进展往外放,明天写啥我今天都不知道。”
“哥哥放心。你不写,我不印。小弟的人品你可以打听打听,有口皆碑。”
“那你何苦先要呢?”
“雕版啊!很费时间的。”
王大卫加入讨论:“为什么不用活字?”
刘五看向王大卫:“王兄,活字是什么?”
“叫我大卫就行。活字是这样的:预先雕刻好一个一个的字模,一字一模。常用字,像之、乎、者、也这样的要多准备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印刷前,只需把字模排好,固定在木板上,一块印版就做完了。印完以后,字模拆下来存好,下一版接着用。比雕版可快多了。”
“这样啊!我见过这样的书,我还纳闷为什么一排字里有一个要故意倒着刻,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不过那些书的品质可不怎么好,用这法子印的书配不上王二的词。”
“发明这个东西的人是个工匠,财力有限,人家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刘五你要有兴趣可以去把这手艺买回来,咱们继续完善。”
刘五眼珠子乱转,转了一会儿,开口问道:“好。这人在哪儿?”
“这人姓毕,叫毕昇。淮南路蕲州人,也有可能在杭州。
人可能已经不在了,可以去找找他的后人。我先说好,他们家就是工匠,你是个权贵,但你找到人以后不能用权势去欺负人家。”
“大卫你放心。有你这句话,我知道该怎么做。”
“那就好。要是价钱没谈拢,或者老毕家根本就不打算卖,你回头找我,咱们一起想办法。”
“好,一言为定。可是远水难救近火”刘五转头看向王厚,“二哥,存稿。”
王厚连连摇头:“不行,不行。真不行。”
王大卫心情舒畅,刚刚推动了一把活字印刷术,成就感满满,灵感正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