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玻璃钢瓦多少钱一平方 > 第30页(第1页)

第30页(第1页)

这是非常重要的工序,程姜想。

他回到现实,看着桌面。

做这顿芹菜鱼肉汤的人肯定没有去掉芹菜里的筋。

*

程姜冥思苦想半天,现在忽然来了灵感。

他以芹菜为切入点,艰难地发起了一场口舌之战,表示愿意在借住期间负责房子里的早晚两餐。关于这段话的只言片语自从他第一晚到沈霁青家就开始在他脑海里打转:这一次不同于在冷湾的时候,他决不允许沈霁青变成下一个玛利亚卡尼。想一想很容易,但他能拿什么去交换——他已经暂且狼狈地把“等量”两字去掉了——沈霁青无偿给他们的呢?

他没有拿得出手的本事,况且正如程月故所说,冷湾的科技与生活发展晚于中国至少半个世纪。

和别人争论是需要灵活的大脑和勇气的。

向沈霁青争取厨房的所有权不比争取冷湾出境名额容易。程姜每说完一句话都祈祷自己能接住沈霁青的回复,但说到最后,他只剩下干巴巴地重复:

“我希望能在这个房子里发挥一点作用,而且我现在……时间很充足。”

沈霁青仍然在象征性地吃饭。之所以说是象征性,是因为他看似吃了半天,但米饭连一半都还没下去。他表情仍然是一脸友善的微笑,长久地看了看程姜,才慢慢说:

“既然这样,那就多加劳烦了。你看这样,我们两个每人每月把相等的钱数放在玄关门后的那个空袋子里,你自己取着支配用。我这个人不太讲究吃的,随便什么都可以——我吃饭只是为了活着。”

他说到这里,忽然忍俊不禁一样笑出声来。头微微向后仰着,像是被触动了什么开关一样大笑起来。沈霁青的笑声一直是程姜难以理解的东西,声音似乎在空中胡乱蹦着,如同水花飞溅。天花板上的圆圈灯细细地晃着,像回声的涟漪。

程姜膝盖上的莘西娅什么都不明白,只也跟着他笑。

等他们彻底笑完了,程姜才谨慎地说:

“我认为享受食物还是有一定乐趣的。”

“是的,你那是主流的观点。”沈霁青转了转勺子,竟这就把还剩余大半的碗推开了。他脸上的表情顷刻间恢复了正常,随即语锋一转:

“对了!工作。”

程姜刚刚以为这段谈话算是彻底结束了,此时正在吃最后一口米饭。听他这么一来,他只能重新抬头,把两只手交叉挡在一动一动的嘴巴前面,先把东西都咽了下去,才把手放下来说:

“什么?”

“我帮你问的杂志社来消息了。他们的中翻英版块可以再需要一个翻译,平时能在家上班。工资很低,又是临时工性质,所以不用走正规的流程,只要他先给他们翻译一篇东西来展示水平就可以。”

“这么简单吗?”

“工资不高。”沈霁青提醒他,“不过假如工作出色,也不是没有机会转正。”

“谢谢你。”程姜说,已经重新放回桌下的手指绞作一团。

“我觉得你这次应该是机会很大的。”沈霁青说。

“谢谢你。”程姜重复。

他慢慢把手指放开了。

*

程月故走了,但程姜和莘西娅就这么留在了二楼,没再搬回去。他们的中国身份证很快办了下来,再过了两天,他收到了来自杂志社的消息。

翻译?

换做以前,程姜压根没考虑过去翻译什么,因为他此前从未有过这种经验。冷湾的第三大学里好像设置有这个专业,但那和他已经没有关系了。

程月故说他不适合去上大学,因为到时候他得住在学校,和其他人处好关系,而他在这方面一直有点问题。冷湾大多数人也没有选择去大学。相反,程姜记得冷湾顶多只有三所大学,每届只有不到一千个学生。冷湾也没有大专——所有学生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该大致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在高中的最后四年学习相关的内容。

课程往往既包括机械修理与烹饪这样的技术类,也包含英语数学这样的理论性课程。

程姜那时候还不太清楚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只是对比了自己各科的情况,选了成绩最好的英文。此后他的四年都在各种文学和写作课中度过,只在家自己稍微复习一下程月故教他的中文。可是翻译要两种语言——好在是中译英。

他琢磨着自己能先看懂中文意思就行了。

程姜磕磕绊绊地和一个杂志社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下载了一个叫Telegram的即时通讯软件,胡乱留下了一串他自己都分不清的人的联系方式。他与负责人互相交换了邮箱,很快拿到了自己的第一篇工作材料。是一篇名叫《刺青》短篇中文小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