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攻疫兵,救世之战”,禁止攻伐,息止兵事,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试图以此消除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斗争。其目的在于化干戈为玉帛,提倡以忍为上,为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宁。
(二)名法治国
用
“名”
和
“法”
治理国家的理念明确政治是用
“名”“法”
治理国家,可确立万物秩序。在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时代,尹文提出用名、法及帝王治术稳定百姓内心,实现天下统一安定。名法治国能够抑制、矫正残暴之事,使万物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进而促进天下的稳定与统一。
“正形名”
与
“正名分”
的方法
“正形名”
涉及从名和形两方面进行检验,即
“辩名”。一方面从名出发,检查形是否与名相符;另一方面从形出发,检验名是否与形对应,确保某物之形实符合该名之内涵。“正名分”
则是让人们明确行为与身份相符,不做非分之事和非分之想,以此维护天下大一统的局面。《尹文子》将
“正名”
视为
“法行于世”
的枢纽,“法行于世”
既以
“正名”
为前提,也以
“正名”
为标的。
强调以法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尹文十分强调以法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他认为离开法律国家会陷入混乱,而将法律束之高阁同样会造成混乱。法治精神被阐释为
“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体现了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正如法家代表人物所主张的,法治的核心思想在于倡导依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尹文的名法治国思想与法家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都强调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三)老子思想的阐发
“道”
就是
“气”
及精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