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唯我独尊的意思是什么 > 第56章(第1页)

第56章(第1页)

王辰浩自然知道俄国人窥视旅顺港已经十几年了,历史上甲午战后,日本迫于三国干涉压力,将辽东归还给清帝国,但清军接管旅顺港第二天,俄国舰队便凭借干涉还辽之功将旅顺港霸占了。如今历史虽然改变了,但沙俄的野心并没有改变。

王辰浩于是道:&ldo;我们的水师已经补充了弹药和维修设备,以俄国远东舰队目前的力量还不足以强行霸占旅顺港!不过,如果俄国修通西伯利亚铁路后,陆军可以大规模进驻海参崴时,那时他们就会直接走日军的路线派陆军入侵东北了!因此,我们编练新式陆军可以拒俄拒日,有这个借口就足够了!&rdo;

张佩纶说道:&ldo;虽然陆师不堪一击,但放眼国朝上下各地陆师,咱们淮军还是最强的。至少聂士成、宋庆所部的战力还在!如果朝廷编练新式陆军的话,岳父大人得抢了这个头彩!&rdo;

李鸿章点点头,笑道:&ldo;这是自然的!此次进京老夫便借着御史弹劾之机,重新整顿淮军!顺便再提出编练新式陆军!不过,辰浩你想当这个练兵大臣,得要有些本事才行!否则就算老夫任命你了,淮军那边嘴上服软心里也不答应!&rdo;

王辰浩心中明白,李鸿章在变相的说他年轻资历浅怕是驾驭不住淮军将领,当然李鸿章肯定有办法帮助王辰浩树立威信,但他只想看看王辰浩的本事到底有几斤几两。

王辰浩想通此间关节后,心中已准备妥当,于是回答道:&ldo;新军将全部采用列强新式陆军编练方式进行操练,全部使用西洋武器装备和管理制度。人员方面,军官全部从北洋武备学堂里选拔,他们是学生,少了军队里的陈旧习气,容易管理,而他们本身学的就是西洋武备战术课程,用起来事半功倍。士兵从民间招募,进行严格体检,有不良习惯的一概不收。老实巴交的农民优先考虑,因为他们最容易管理!&rdo;

李鸿章和张佩纶听着前面的话连连点头,听到最后一句时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鸿章不担心别的,只担心王辰浩太年轻驾驭不住新军官兵,本以为王辰浩会选择让李鸿章挑一些淮军干将辅佐他,岂料王辰浩早就盯上了北洋武备学堂。军官从那里挑选的确容易管理的多,而王辰浩也不用淮军士兵,而是直接另立炉灶招募憨厚耿直的老百姓,这老实巴交的农民可好管的多了。上至军官下至士兵,王辰浩全部换新的,这样他管理起来肯定容易的多。加上背后有李鸿章撑着,这新军还真就能练得动。

张佩纶笑道:&ldo;辰浩果然大才!&rdo;

李鸿章也是满意的点点头,王辰浩的想法每每出人意料但却无不符合实际之需,自是让他大为喜欢。

&ldo;辰浩的纸上谈兵暂时算是通过了!不过老夫的北洋武备学堂每年培训出来的不过五百人,你全都拉走了肯定不行!&rdo;

王辰浩急忙道:&ldo;那就请岳父大人帮衬着挑些合适的淮军旧将也成!&rdo;

&ldo;小滑头!&rdo;李鸿章饶有深意的看了王辰浩一眼再次哈哈大笑,这回连张佩纶也忍不住大笑出来,暗讨王辰浩进退有据,编练新军自然不能把淮军旧将们都冷落了,他们当中还是有不少优秀的人才的,不能一棒子都打死。

甲午风云第41章海军衙门也管铁路

李鸿章的车队在风雪中快速行驶着,王辰浩以为车队会去码头,岂料车队却是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停下了。

由于清廷中央出于战略安全考量,北京和天津之间除了一条狭窄的驿站马道外,并无公路连接。而天津电报局成立后,这条马道也被废除,官员往返天津北京只能走运河水路。而冬天运河水位低经常封冻,是以去北京的交通十分不便。

这在后世显然是吃不消的,但此时清帝国的顽固派们却是大为高兴,以为这样交通不便敌人不容易攻入北京。殊不知这是自欺欺人,若是敌人攻击天津门户,北京同样也很难增援。甚至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时,北京的慈禧都不知道情况,从而贸然对十一国宣战。若是她早点知道这消息的话,恐怕她可没那个胆子宣战了。

清帝国洋务运动三十年,但是因为保守顽固派的反对,使得洋务运动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别的,此刻王辰浩终于知道,原来大清帝国此时已经有了第一条铁路‐‐津唐铁路。

津唐铁路是李鸿章为了把唐山的煤炭运至天津水关码头而修建的货运铁路,为了修建这条铁路,可是花费了李鸿章巨大的心血。

众人下马车进入火车站,一路上张佩纶给王辰浩讲解着期间发生的一系列荒唐故事。王辰浩一直以为洋务派在清末是最强大的,殊不知在铁路方面,洋务派同顽固派搏斗了三十多年最终还是败了。

清廷守旧顽固派的力量是强大的,是以李鸿章这等天下第一督抚大臣在执掌直隶和北洋的前十五年间仅仅修了10公里铁路,后来因为中法战争后暴露了一连串问题,清帝国成立海军衙门才允许李鸿章修通了津唐铁路。

令王辰浩大跌眼镜的是,铁路归海军衙门管,李鸿章为了把铁路修到北京不得不向醇亲王奕譞示好。奕譞虽然同意了李鸿章修津芦铁路,但偏偏顽固派坚决反对,李鸿章不得不向张之洞示好,引为外援。这样顽固派同意修铁路,岂料张之洞又拖李鸿章后退,提出先停止津芦铁路,先修卢汉铁路。卢汉铁路全长三千华里,需耗银三千万两,以清帝国的财政猴年马月也修不完。很快,朝鲜局势动荡,日本出兵朝鲜让清帝国紧张北方祖宗之地安全,于是李鸿章提出修铁路入东北计划得到批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