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明朝著名宰相张居正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老皇帝驾崩,铁窗内的海瑞一无所知。提牢主事(监狱长)得知宫中遗诏里有&ldo;开释言官&rdo;的说法,便知道海瑞此番要重归大海了,前程未可限量。于是备了酒菜,与海大人共饮。

海瑞见牢头忽然这个态度,大惑,心想今明两天必是要押赴西市砍头了。罢罢,他生未卜此生休!我海瑞好歹没算白来人间一场。他面不改色,喝着小酒,谈笑如常。

毕竟是要上奈何桥了,海瑞忽而又有些伤感,向牢头托付后事‐‐老婆孩子还在家里苦熬着呢。牢头这才道出皇上晏驾的实情,然后哈哈大笑说:&ldo;先生不日必有大用,我这是祝贺大人要升官呢!&rdo;未等牢头说完,海大人竟一头栽倒,喊了一声&ldo;哀哉&rdo;,为那咽了气的嘉靖哭了个死去活来,吃下去的酒饭,全吐出来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诏下,海瑞出狱复了原职。几天后又升为大理寺丞,当法官去了。此后官职节节上升,一直当到了应天巡抚、省级干部。此是后话。

鲠直的人,处事往往异于常人,不干正事的老皇帝死了,合朝都振奋,你哭个什么劲儿?这就是直臣常被人目为笑柄的原因所在。直臣的作为,无法融入一个准则很混沌的体系,因此,也就被批评为不具备可操作性。只有清誉,没有效益。

张居正不想做只有清誉的人,他想做出效益来。归隐林下,只是他在严嵩专权时期曾有的一念而已,20年的养精蓄锐,他的才具与声望已积累到一定程度,如今箭在弦上,用不着再&ldo;病夫空切杞人忧&rdo;了。

元日一过,雄鸡高啼。吉星光芒万丈地照在他的云锦官袍上。新春,张居正由翰林院侍读学士升礼部右侍郎(副部长,从二品)兼翰林学士。也就是副部长兼了正式的翰林院院长(过去只是代理),晋升为显赫的高级干部。这一步实在迈得惊人,年前他还只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不过一个正四品的中级官员,此次竟一下连升三级!

这是新皇帝对裕邸旧人的&ldo;佣酬&rdo;,是惯例,也是皇上的青眼有加。而且,大家且慢惊叹,这只不过是小小序曲,入阁才是大戏,现在不过是资格已全部具备了。

二月,吉星又增加了一个耀眼的亮度。由隆庆特批,张居正晋升吏部左侍郎(常务副部长)兼东阁大学士,光荣入阁。同时入阁的,还有原裕邸讲官陈以勤。

张居正这是把&ldo;天时、地利、人和&rdo;都占了。

改元,是大吉大利的事,内阁按例要添新人,这是个好时机。裕邸旧人,这是谁也无话可说的好身份。新皇帝对张居正原本印象就不错,徐阶的推荐很容易奏效。此外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原裕邸大太监李芳现在也水涨船高了,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内廷大总管,权力无边。他在裕邸就是张居正的密友,自然也会极力推举。

这次入阁,是不用群僚&ldo;会推&rdo;的,而由皇帝&ldo;特简&rdo;,这是会推之外的一个选拔阁臣的方法。皇帝直接下手谕,吏部备案就是了。住院皇帝选什么人,除了征求首辅意见外,还可能征求掌印大太监的意见。

&ldo;好风凭借力&rdo;。看来,人的飙升,确实是这个道理。

张居正后来也不讳言这一点,他承认这是&ldo;因缘际会,骤步崇阶&rdo;,一步登天了。原因就在于圣主念旧,师翁引荐(《答中丞洪芳洲》)。

身份的急升,他并没有得意忘形,&ldo;仰天大笑出门去&rdo;那毕竟只是贫寒文人对骤然暴发的反应。一个百病缠身的大国需要打理,同时今日内阁也不是个省事的地方,张居正此时还是惶恐的心情多一些。

不过,今日登阁,毕竟是他多年夙愿,走上文渊阁的台阶,胸中还是有一股豪气‐‐他要&ldo;竭一念缕缕之忠,期不愧名教,不负于知己耳&rdo;!

初进内阁,不知道&ldo;画眉深浅&rdo;,张居正的忐忑不安是有道理的。论资历、论年龄,论拜相时间,他都排在6名阁臣之最后,暂时还没有傲视群雄的资本,只有夹起尾巴做人。

那时他给友人写过几封信,都流露出这种心情。比如&ldo;仆以浅薄,骤冒非份,日夕惶惶,罔知攸措(不知所措)&rdo;;又比如&ldo;仆以謭薄,获依日月之末光,猥从末阶,骤侪三事&rdo;等等,都是如履薄冰的样子。

但《明史》张居正本传却有完全不同的记载,上面说,当时徐阶以宿老身份居首辅位置,与次辅李春芳皆能&ldo;折节礼士&rdo;,对同僚彬彬有礼。而张居正是最后入阁的,却独独有一副宰相的样子,&ldo;倨见九卿,无所延纳&rdo;。人比较沉默,但每说一句话,就一语中的,闹得人极为怕他,对他的敬畏重于其他各相。

什么叫&ldo;倨见九卿,无所延纳&rdo;?

&ldo;倨见九卿&rdo;,就是对待九卿态度很傲慢。九卿那可是不得了,全都是正部级的高官,叫做&ldo;堂官&rdo;,包括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和通政司使(皇帝的秘书长)。而&ldo;无所延纳&rdo;,是不拉帮结派的意思。不拉帮结派,是有可能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在隆庆内阁的混战中,一直是没有清晰阵线的。但初入阁就倨见九卿,这怎么可能?

据朱东润先生讲,《明史》的这个说法,完全来自王世贞的《张居正传》,王说张居正虽然最后拜相,但自称宰相应有宰相的尊严,所以倨见九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