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龄上推测,这个辽王的遗孀年纪不会很大,大约不超过28岁,复仇的勇气确实可嘉。她的奏疏,估计是羊可立之流给出了主意,说到了要害处。
只要提到财产,万历眼睛就会放光。
一年前倒张运动刚刚发动时,恰逢潞王要结婚,李太后与万历商量筹措费用的问题。万历就曾埋怨。以前官员们只知道给冯、张送钱,财富都跑到他们两家去了。
对张居正家的财产,估计万历是有过想法的,不过在政治上已经把人家剥夺得干干净净了,再打人家财产的主意,总要有个像样的理由才好。
现在,就有了理由。
这次万历有了明确态度,下旨曰:&ldo;张居正侵盗王府金宝(开宗明义第一条),其父墓地侵占王坟,掘人坟墓,罪恶深重。你等如何不究治?&rdo;然后下令派人前去照着奏本内的原王府所有财产,包括湖泊水田,一应财产,全部抄没入官,变卖后将银子拿回来(这才是实质问题)。金银财宝也要查明白,都追缴上来,不许隐瞒、包庇(吸取查抄冯保家教训),如有人敢,就要拿来重治!
圣旨的最后一部分才提到,将废革辽府的情况也要从公勘明(&ldo;从公&rdo;二字堪可玩味),汇报上来。
派去抄家的人,有司礼监太监张诚、刑部侍郎丘橓、给事中杨王相、锦衣卫都指挥曹应魁,到湖广后,会同抚按一起查抄。
圣旨一下,天下震惊。一年前免去张居正各职衔的时候,还仅仅是个犯了错误的官,现在,则是拿他当罪人看了。
昨日热泪涟涟阿谀张公的,现在都缄口无言了‐‐阿谀就这么一钱不值,可惜张公已经看不到了。但朝中仍有&ldo;敢抚哭叛徒的吊客&rdo;,都察院左都御史赵锦逆潮流而动,上疏谏阻。他以当年查抄严嵩家产为例,惟恐查抄会累及当地百姓。当年查抄严嵩,因为嘉靖事先把严氏的家产估计过高,结果抚按抄不出那么多来,怕担包庇的罪名,就在江西株连搜求,抄没的财产多半出自无辜百姓。
赵锦是个偏不服从&ldo;墙倒众人推&rdo;铁律的人,直言张居正不可能有太多财产,说他家有三百银火盆之类,都是由于人心愤恨,言过其实。要是这么兴师动众地下去,&ldo;流毒三楚更有十倍于江西之民者&rdo;。况且对张居正惩罚如此之重,也没有必要,今后大臣哪个还敢做事?张居正因为平生操切,擅权专职,与名教决裂,惹恼的人太多,可是绝对没有异志。受顾命之后,辅佐皇帝您于幼龄,日夜勤劳,中外安宁,这功劳安能泯灭!
说来,赵锦并不是张居正一系的人。相反,在万历初年他看不惯张居正的那套霸道作风,提出过意见。张居正授意言官弹劾他&ldo;妄议朝政&rdo;,迫使他挂冠而去。
现在,他敢如此仗义执言,也是有这一段坎坷做本钱。否则&ldo;余孽&rdo;的帽子立刻就能戴上几顶。
万历此时财迷了心窍,根本不听。
派去查抄的两个主事者,张诚和丘橓,也是万历精心挑选出来的。张诚是长期负责监视张居正和冯保的宦官,万历的狗腿子,没受过张、冯的什么恩惠。丘橓为人&ldo;强直好搏击&ldo;,爱弹赫别人,张居正一向厌恶他,不予起用。
万历的考虑是,这两个人去办差,下手一定会狠。不狠,财产就弄不上来。
时任侍讲官的于慎行,知道不好,很为张家担心,便写信给丘橓,请他务必手下留情。这于慎行,也不是张居正的人马,当年也是反对&ldo;夺情&rdo;一派的。张居正对他说:&ldo;我待你甚厚,你也这么干?&rdo;于慎行答曰:&ldo;正因为张公对我好,我才这样做!&rdo;张居正拂袖而去,老于知趣,没几天就自己辞职了。直至张居正死后才复职。
他写给丘橓的信里,有几句话是在后世广为流传的,堪称千古名言,他说:&ldo;江陵……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不敢言其过;今日既败,举朝争索其罪,不敢言其功。皆非情实也。&rdo;(《国榷》)
‐‐是啊,颂歌文章,少几篇也罢,无须日日盈耳了!
于慎行的劝告,丘橓不可能听。
丘橓是山东诸城人,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这人很耿直,初任刑科给事中,曾上疏言&ldo;权臣不宜独任,朝纲不宜久弛&rdo;,直接批评严嵩,也不怕掉脑袋。被他弹劾倒的官员不计其数。嘉靖末年又迁兵科给事中,莫名其妙地得罪了嘉靖,被打了60下屁股,斥为民。离京的时候,身边仅有&ldo;敝衣一箧,图书一束而已&rdo;。隆庆初年,任南京太常少卿,后又进升大理寺少卿,因病免职。
万历即位后,言官纷纷推荐他,然而&ldo;张居正恶之,不召&rdo;。万历十一年秋,张死后才被起用,任左副都御史,上任时&ldo;以一柴车就道&rdo;。他虽然强直好搏击,但&ldo;其清节为时所称云&rdo;(《明史》)。
看来,这是个海瑞式的清官,万历派他去,放心,金银财宝不至于流失了。
果然,张诚、丘橓受命后,决心甚大。一行人立即驰往荆州,准备要穷搜极治,挖地三尺!
丘橓出发前,先派人通知荆州地方官员登录张家名册,一个不能让跑了。
地方官员谁也不敢怠慢,把张家人赶到旧宅里,将门封住,禁止出入。当张诚等赶到开门查抄时,里面老弱已经饿死十几口人了。死人骸骨也被饿狗食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