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他想干的,到了归终是干成了。
诸葛亮为相,复兴汉室、直捣长安的壮志未酬。这里既有刘皇叔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他自己过于谨慎的原因。
安石大人,浪漫主义者也,人品、文采无可挑剔。然而书生治国,昧于实事,所谓新政,扰民太甚,落得个&ldo;抝相公&rdo;诨名儿,遗憾千古。且新政一出,用人不当,开启了党争。朝中小人借&ldo;新党&rdo;之名以营私,官员群体的敦厚之风一扫而空。说北宋江山就断送在他手里,也无不可。
而张居正怎么样?
他上台之初,帝国机构臃肿,官僚因循,效率极为低下。你看,&ldo;法令、章程,一切的一切,只是笔纸的浪费。……成日办公,其实只是办纸!&rdo;文件发下去,各部门归档,&ldo;从此匿迹销声,不见天日。&rdo;(朱东润语)国家机构成了大小官员在此混饭吃的空壳子。
惟有张居正卓然独立。他不想学王安石头撞南墙去行什么&ldo;新政&rdo;,既乱了朝纲,又惹是非。他的办法是‐‐老祖宗纸上写的,你就得给我办到。
你听这几句话:&ldo;车之不前也,马不力也,不策马而策车,何益?&rdo;(《辛未会试程策》)
不对吗?车跑得慢,是马不用力。
张居正,他抓住了一个庞大帝国的软肋‐‐效率。
这位古代的效率专家,创造了奇迹。
其实,他也创制了&ldo;新法&rdo;,首要的一个就叫&ldo;考成法&rdo;。考成,就是考核工作成绩了。不听你说了些什么,单看你做成了没有。汇报汇报,不看材料,请拿实实在在的干货来。
&ldo;考成法&rdo;再辅以高压,立刻见效。瞒报虚报的,跟着就有雷霆打击接踵而至。官员们哪个再敢敷衍?&ldo;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rdo;(《明史•张居正传》)
真是令人神往啊!
张先生仅仅在朝中做了十年&ldo;大佬&rdo;,帝国机器就又开始飞转了,&ldo;帝国官僚的效率达到了极点&rdo;(黄仁宇语)。有明一代,国祚277年,这尾巴上的零头77年,不妨说就是赖张先生一人之力才得以延续的,这是不少史家的共识。
关键是,小老百姓从中也受益不小。这方面我将在后面慢慢谈。
这样的宰相,这样的大臣,你能垢病他什么?他不忠于国家么?他眼中无视民间疾苦么?他专权是为了私利么?你没有这样的证据。固然白璧也有瑕疵,可是,道德清白而无能的人,于民又有&ldo;何益&rdo;?
在一个庞大而衰败的体制下,张居正,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把他扭转积习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
对他,我服。我独服!
【明朝其实很有意思】
老辈子时候,大戏开演前,没等主角出来,先得敲定场锣鼓。咱们这里,也准备先敲它几家伙。不然你体会不到,这大明帝国近300年历史的后半期,出的这个张居正是个何等厉害的角色。
说到&ldo;我大明&rdo;,那是极有特色的一朝,在历史上独占一份的物事特别多。
先说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农民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成功,从而开创的一代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穷得赤条条的一个农民。历朝历代中,几乎所有开国皇帝都是豪门贵族出身,因为无论起兵还是篡位,豪门出身都是必不可少的雄厚资本‐‐当开国皇帝可不那么简单。
这中间,只有两个是老百姓,刘邦和朱元璋。然而严格地说,刘邦也不是平头百姓,他是个亭长,有职务,虽然是个帝国最末等的小官,也就相当于镇长或管理区主任,但正经是个小干部。
朱元璋却是个纯正贫农,17岁那年,家乡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遭灾,他家所在的太平乡孤庄村(现为北赵府村)也不能幸免,几天内他连死老爹、老妈和大哥,居然&ldo;死无葬身之地&rdo;,穷得真是够可以的。想帮人当长工,也没人要。
这家伙当时还没这么堂皇的名字,&ldo;元璋&rdo;,还宝器呢!那时他叫&ldo;朱重八&rdo;,后来又改为&ldo;朱兴宗&rdo;。其实,这才是个好名字,好到跟他后来的发迹名副其实。
他农民当不成了,去当了四年多游方和尚,雅名叫&ldo;托钵僧&rdo;,其实就是要饭的和尚。这期间他走四方,广交朋友,加入了秘密造反团体&ldo;明教&rdo;。
明教这个团体,神秘兮兮的,有时候被官府打压得狠了,就转入地下,托名为&ldo;白莲教&rdo;或&ldo;弥勒教&rdo;。史载,明教属于&ldo;摩尼教&rdo;,来自波斯,唐时就进入了中国。教规是晚上不熄灯(帮助光明战胜黑暗),不吃大葱,礼拜天(密日)晚上聚会一次。老朱对这个团体挺有感情,据说他后来建国取的国号&ldo;明&rdo;,就与此有关,看来还是个不忘本的人。
这时候已经是元朝气数将尽的时候,修黄河修得天下人心思乱。
元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刘福通在颍州(阜阳)起兵,天下果真就开始乱了。八月,&ldo;芝麻李&rdo;在徐州响应,连他自己在内聚了八位壮士,一举拿下徐州城(元代的地方防卫也真是太差),立马扩兵10万。
转年二月,大财主、&ldo;明教&rdo;兄弟郭子兴(也就是朱元璋后来投义军的东家)在濠州起兵响应,几千娃娃兵,占了濠州。这三支队伍,都是红布包头,史书上称&ldo;红巾军&rdo;。因为他们很讲究烧香仪式,所以当时老百姓都叫他们&ldo;香军&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