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孙和匈奴的联合进攻下,月氏国一败再败之下,只得离开伊犁河流域继续向西迁徙,竟然早已离开了西域地区,来到了位于中亚咸海附近的妫水(即阿姆河)流域。
在打听到这个消息后,张骞并未因此放弃出使计划,而是在当地人的指引下,重新制定了一条行进路线,继续率领部下向西行进。
张骞一行经过车师后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国,然后沿着塔里木河,穿过热浪滚滚的大漠戈壁,又经过库车、疏勒等地,继续向西翻越高如屋脊、冰雪皑皑的葱岭(即帕米尔高原),这才抵达了大宛。
作为现代人,我已经很难想象,当初匆忙出逃匈奴的张骞一行人,在物资准备并不充足的情况下,是如何仅凭两条腿,走过这段人烟稀少艰难旅途的,更无法得知,在风餐露宿、缺乏淡水和食物的情况下,到底有多少人葬身黄沙、冰窟。
张骞抵达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表明了自己汉朝使者的身份,大宛国王看着站在自己身前,这群衣衫褴褛之人,根本无法将他们与一个国家的使者联系起来。为了化解大宛国王的疑虑,张骞只好将自己一行人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的种种遭遇讲述了一遍,大宛国王在恍然大悟的同时,内心深处更是对张骞等人敬佩不已。
由于对中亚地区太过陌生,张骞希望大宛能够派人带领自己前往月氏,并表示如果今后自己返回汉朝,一定会禀明皇上,送给他很多财物作为酬谢。大宛国王早已风闻东方大国的富庶,很早便想与汉朝通使往来,奈何两国之间被匈奴阻隔,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在证实张骞汉朝使者的身份后,大宛国王本就十分高兴,再加上对于张骞等人的敬佩,对于他的这个小要求,自然不会拒绝。
在对张骞等人进行了一番热情款待后,大宛国王派出的向导和翻译,将张骞一行人送到了康居,并向康居王说明了情况,于是康居王又派人将张骞等人送到了大月氏。
历经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来到了出使的目的地,张骞立即求见月氏国王,向他表明了自己汉朝使者的身份,以及自己出使的目的。月氏国王对于汉朝使者不远万里来到月氏,的确感到十分高兴,但对于汉朝夹攻匈奴的提议,月氏国王却迟迟没有表态。
原来,大月氏人西迁之后,击败了当地原住民大夏国,夺取了妫水流域肥沃的土地。较之原来西域的土地,这片新的国土无疑要更加肥沃,物产也要更加丰富,又没有了外敌侵扰,原本对匈奴极为仇视的大月氏人早已改变了态度,不愿再参与到连绵不断的战争之中。
更为重要的是,远迁中亚的大月氏,距离匈奴和乌孙已经十分遥远,即便他们想要和汉朝联手击败匈奴、夺回失地,出兵路线也太过遥远,而且与汉朝也很难做到守望相助。因此,在分析利弊之后,月氏国王最终还是拒绝了张骞的提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经艰险方才抵达月氏的张骞,自然不愿就此放弃,为了劝说月氏国王同意自己的提议,他又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的时间,一方面带着侍从四处走动,详细了解中亚地区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期间甚至南下抵达了大夏的蓝氏城(今阿富汗的汗瓦齐拉巴德),另一方面则不断对月氏国王进行游说。
元朔元年(前128年),在始终无法劝说月氏国王答应出兵匈奴的情况下,张骞不得不放弃游说,带领一行人重新踏上归途。
在返回汉朝途中,张骞为了避开匈奴势力,他没有选择原路返回,而是在当地人的指引下,重新制定了一条路线。张骞原本决定向南绕行塔里木盆地南部,顺着昆仑山北麓,经莎车、于阗、鄯善等国,再通过羌人生活的青海地区返回汉朝。
张骞选择的这条路线原本十分安全,但让他没有料到的是,生活在青海地区的羌人竟然也已经沦为了匈奴的附庸,结果张骞一行再度被匈奴骑兵所俘,又被扣留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元朔三年(前127年)冬,军臣单于去世,匈奴爆发内乱,张骞这才趁机和堂邑父逃出匈奴控制范围,重新返回了汉朝。
从建元二年(前139年)出发,到元朔三年(前126年)归汉,张骞的这次出使不仅历经十三年时间,更有大量随从不幸葬身途中,当初出发的一百多人,归来时仅剩下了张骞和堂邑父两人。
由于时间太过久远,以至于汉武帝在得到禀报时,竟然一时间没有想起张骞是谁,片刻之后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下令召见。
时隔十三年后重新相见,君臣二人对视一眼,皆不免产生恍如隔世之感。
短暂寒暄之后,张骞将自己这十三年间所见所闻详细禀报了汉武帝。
张骞的这次出使,虽然未能达成联手大月氏夹攻匈奴的目的,但其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历史作用,无疑是极为巨大的。
秦汉以前,历代中原王朝的西界最远不过临洮,对于玉门以外的广阔西域,知之甚少。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揭开了西域的神秘面纱,使得这块广阔的土地第一次呈现在了中原君臣百姓的面前。
张骞的出使,不仅是一次极为艰险的外交旅行,更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张骞不仅亲自访问了大量西域和中亚国家,更是将西域和中亚地区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国家分布、人口、特产、兵力等情况,都做了充分的了解和记载。这为中原沟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建立,都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与此同时,张骞还向汉武帝报告,他在中亚的大夏国看到了来自于蜀地的布匹和邛竹杖,大夏人声称这是他们购自于身毒(今印度地区),因此张骞推测在汉朝的西南方向,应该有一条道路可从蜀地通往身毒国,进而转至中亚。
因此,张骞建议汉武帝可派人南下,从蜀地向西南行进,开辟一条直通身毒和中亚诸国的路线,以避开羌人和匈奴盘踞的危险区域,这便是蜀身毒道。这个发现和建议,则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贯通,奠定了一定基础。
汉武帝对于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十分满意,对于他这一路的艰难险阻,更是深有体会,于是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喜欢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请大家收藏:()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