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回到家,古传喜洗漱一番后就去了里长家。
“张叔在家吗?”古传喜站在大门外喊。
赵氏从灶房里出来,看见他热情地招呼:“是传喜来啦?快进来。”
古传喜见礼,“芝姨!”
这声“姨”让赵氏心生欢喜,这是从她和张氏的关系叫的,声音都多了些亲近,“这孩子,礼太周全了。快进屋,你张叔刚从县里回来不久,我去叫他。”
“不用叫了,我来了。”张顺已经听见声音从屋里出来了。
古传喜又朝张顺见礼。
张顺摆摆手,“走,坐着说。”
两人一起到堂屋里坐下,赵氏回灶房去忙活了。
“你芝姨说你们考虑把那块山地圈进院子变宅基地,是因为那块地方不够大么?”张顺开门见山问。
古传喜恭恭敬敬回答:“张叔,如果只是住我们一家五口,目前的院子够了。但我跟着商船跑了一圈,深刻领悟到经济的重要性,也想折腾个生意做做,所以打算建个作坊。这么一来目前的院子就不够了,因此想把那一亩山地也圈进来,不知道有没有把耕地变宅基地的先例?如果能变,该怎么办理?请张叔给个章程。”这个说法是和家人提前统一过口径的,这样更可信。
张顺诧异,跟着商船跑一趟,果然是开阔眼界了,“想好做什么生意了吗?确定需要这么大地方建作坊?”
“想了一些,比如家里收的菌子有很多没卖出去,冬天试试做菌子酱;又从芝姨手里得了些胡豆种子,打算这方面也动动脑筋。想法还不太成熟,得试着来。古传喜故意引到胡豆上来。
张顺立刻说:“嗯!你芝姨说了,给了些拣出来的豆子,也不知能不能长出苗来。现在就动胡豆的脑筋,太早了!等种出来了,全县推广时,再考虑也不迟。”
“张叔教训的是,确实早了些。”古传喜顺着他说。
“想得早,可见你确实是想折腾个生意。山地变宅基地怕是不容易,没有先例,荒地倒是可以。如果确定了要建作坊,不如圈一块荒地建,”张顺建议,“就是作坊和家分开的,是不是有点儿不方便?”
这种情况他们考虑过了,苋苋坚持家和作坊挨在一起,这样进出方便,人员安排也方便。
“那就圈一块大的荒地,我们把家和作坊都建在那里。请张叔划一块五亩左右的地方。”古传喜说道。
“多大?”张顺以为自己听错了。“我家这个大房子加院子,也就三亩,住了十口人,你家人少!”
古传喜也觉得地方太大,但苋苋说了,一次到位,免得作坊很快不够用了再扩建。“是的,张叔,要块至少五亩的地方,作坊建宽敞些,万一将来生意好了,说不定骡车驴车马车排着队来运货呢!”
“哈哈哈!”张顺指指古传喜笑得开怀,“有志气!年轻人就是得敢想敢干!叔期待早些见到骡车驴车马车排着队来运货的场面!”
当即拿出村舆图,“荒地多的地方就是靠山靠水的地方了,靠山的地方石头多,得都清出来,地势也斜;靠水的地方地太软,得填土。都需要下大功夫改造。这里和这里,两个地方,你挑吧,地方都够大。”
古传喜看着里长指的两块地方,果断选了平安桥这边,从这里去镇上近。
“行。那就说定了,五亩,我明天去县里办手续,具体需要多少钱等办完才知道。”张顺边说边收起村舆图。
“我也不知需要多少钱,先带了十两过来,张叔您先收着。”古传喜立刻递上自己的钱袋。
张顺接了,心里赞他懂事,“也行,咱们多退少补。”
“这胡豆的事儿有点儿头绪吗?”张顺又提起胡豆,这可是大事儿,县太爷牵头种的,如果自己村里不但种出来了,还能销出去,自己在县太爷那里得多露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