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黛玉带上紫鹃,携礼登轿,径至栊翠庵。
因栊翠庵是修道之处,早已修饰得当,里头又都是小尼姑小道姑,所以除了婆子,园中无人在附近徘徊,妙玉更无男女避讳之拘束,早带一个同样带发修行的小丫头和几个小尼姑在栊翠庵门前等候,看到轿子停下,宣了一声佛号。
轿子是几个粗壮仆妇抬着的,黛玉听到声音,忙命紫鹃掀开帘子,扶着她的手走下来。
妙玉举目望去,不由得叹一声曹公好笔法,比起原著中初进荣国府的黛玉,此时年岁渐长,虽仍怯弱不胜,然更增风姿,堪称超凡脱俗。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不用曹公之笔法,竟是难以形容黛玉之美。
不等她张口,黛玉先向她盈盈一拜,道:“若非姐姐帖至说明,妹妹竟不知与姐姐有亲缘相系,今日仓促来访,还请姐姐见谅。”
妙玉亲手扶她,含笑道:“妹妹何出此言?既是姊妹,却云见谅,岂非客气之至?”
黛玉听了,腼腆一笑。
妙玉两辈子都活在丈夫的宠爱之下,性情依旧活泼热情,不同于原主之冷傲,拉着她走进栊翠庵,道:“我从前不知妹妹身在京都,好在为时未晚,妹妹今后若有为难之处,只管来寻我,我虽无能,但医术精湛,手里又有余钱,当可解妹妹之难。”
黛玉柔柔地道:“姐姐不必担忧,我住在外祖母家中,衣食住行一切都好。”
妙玉不客气地道:“你这身子是胎里带来的弱症,气血不足,又不曾好生保养,叫作一切都好?回头我给你写几个药膳方子,问过常给你看病的太医,再叫人给你炖了常吃着,最是滋阴补气,虽然细水长流,见效缓慢,但对你身子有益无害。”
黛玉的身体状况,她一看便知详细。
黛玉心中一暖,先行谢过,道:“姐姐的方子我自然信得过,何须太医来看?只是如今府中忙碌不堪,妹妹又在守孝之中,饮食当有忌讳。”
妙玉这才注意到她浑身素淡,不能依旧穿孝,大概是因荣国府之故。
古代守孝,母逝父在,当守孝一年,原著中第一次写黛玉的服饰就说明贾敏的孝期已过。
若父先逝母后逝或者父逝母在则都须守孝三年,说是三年其实也不是整三年,而是二十五个月或者二十七个月,原著中黛玉十岁时丧父,是九月初三,隔一年元春省亲,当年十月宝琴等人进京,再次描述黛玉身穿红衣,说明她守的是二十五个月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