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北伐
&ldo;堂兄,你看,荆州刺史陈平大人正在号召天下英雄征讨国贼董卓,我等何不去助其一臂之力?&rdo;曹洪拿着一张抄来的檄文兴冲冲地跑来找曹仁。 曹仁拿过檄文看了看,低头陷入了沉思:自从族兄曹操战死,族叔曹嵩被罢,我曹氏一族在陈留的光景已大不如前。如今眼看天下即将大乱,正是英雄奋起之时,且陈留地处中原战乱之地,非安家之所,那陈平又是重情厚义之人,投奔于他会不会让曹家的将来更有前途? 曹洪见曹仁拿着檄文发呆,不竟焦急道:&ldo;堂兄,到底去不去,你倒是说句话啊!&rdo; 曹仁从沉思中惊醒,一脸坚毅地说到;&ldo;去!为何不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等举族投奔荆州;子廉,你去通知夏侯家一声,问问他们是否同去!&rdo; &ldo;好!&rdo; …………………… 此时的荆州军队开始了大肆扩张,原驿站和民团之兵征入正规军团,新征之兵补入驿站民团先做预备役训练,陆军扩充至八万,水军扩充至四万,虎豹骑扩充至两千,其他兵种除了骑兵各有增加!真要对付骑兵还是只有骑兵,可我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马啊!现在各地整军备战,战马是一天一个价,而且在南方的荆州根本就买不到,全被北方各诸侯截流了,现在只能靠自己那小牧场慢慢养!另外陆军中新增一辎重兵团,兵力五千,以北方骑兵为假想敌,造箱车为运输工具,可前后勾连,遇骑兵结阵相抗,不惧冲击,可惜就是速度慢体积大,只能防不能攻。这些都还不是最恼火的问题,最烦的就是随着军队规模的日益扩大,我的统兵将领开始捉襟见肘,天下的谋臣猛将怎么还不来投我呢? &ldo;大人,门外有一群人求见,自称是大人故友!&rdo;管家进来通报。 故友?还一群?什么时候我这么多故友了?是何进借尸还魂还是张让没死?还是出去看看。 &ldo;哈哈哈哈哈我道是谁,原来是子孝、子廉和嫂嫂啊!不知这两位壮士是谁?&rdo;门外站着五个人,不过两个不认识,认识的这几个嘛,嘿嘿,几年不见,曹操的老婆丁氏越来越有成熟女人的风韵了啊,有机会勾搭一下应该会很有味道吧?你看你都寂寞这么久了,平常一定感到极端地压抑难耐吧?是不是需要发泄发泄?放心,我一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你捐精!至于另外两个,真是雨旱逢甘露!我最需要人的时候曹家的猛男就来了,果然是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以前的工作没白作!要继续发扬 &ldo;见过陈大人,我来为大人介绍,这位是夏侯惇,字元让;这位是夏侯渊,字妙才。两位皆是孟德本家族弟,弓马娴熟、武艺高强。我等近日听闻大人欲举义兵以讨国贼,特结伴举族来投,不知大人是否欢迎?&rdo; &ldo;子孝见外了不是,只要是孟德兄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岂有不欢迎之理?你们族人怎么不见?在哪里?我立刻为他们安排住处。&rdo; 曹仁听了后松了口气,只要在荆州站住了脚,能得到刺史大人的支持,何愁他日曹家没有再起之日,&ldo;劳大人挂念,我等先到一步,族人尚在途中,天黑之前当能赶到襄阳!&rdo; &ldo;既然如此,我先叫人为你们安排地方歇息一下,晚上设宴为各位接风洗尘!&rdo; 众人齐呼,&ldo;谢大人!&rdo; …………………… 现在将领是有了,不过我却犹豫起来。曹仁、夏侯兄弟都是能独挡一面的大将,其家族里也多有上将之资的人才,但是这两家的关系过于良好,如果重用他们岂不会打破荆州的势力平衡?这种局面对我的地位可是产生了严重威胁,不要到时弄得尾大不掉就麻烦了!哎,还是先用着吧,这两家刚到,脚跟还没站稳,短期内是不会产生问题的,以后人才多了,再把兵权分化,重新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 第二天,宣布了新的人事任命。令曹仁掌骑兵,夏侯渊掌弓兵,夏侯惇掌辎重兵,曹洪掌投枪手。另外,在曹家还发现了一个我原来在历史书上早就仰慕已久但没什么名气的将领,历史上虎豹骑的统领曹纯。立刻任命其为虎豹骑参赞,正好做太史慈和许褚之间的缓冲。 春去夏来,该起兵了。点起曹仁、曹洪、夏侯兄弟、太史慈、许褚、曹纯、典韦领兵五万随我北上讨贼,其余人等留守,调蒯良回襄阳暂代政务,蒯越回武陵任太守。 起兵前夜,我独自叫来蒯越。 &ldo;异度,知道我为什么调你回武陵吗?&rdo; &ldo;避免武陵蛮造反?&rdo; &ldo;呵呵不对!我让你回去就是要武陵蛮造反!&rdo; 蒯越一脸诧异地望着我,&ldo;大人,这是何意?&rdo; &ldo;此次北伐是必败之战,我们没必要带这么多兵去,既空耗粮饷又暴露了荆州的实力,这次北上只不过是形式一下而已!所以我起兵北上之后,你要让武陵蛮假意闹事,我才有理由调回大部分士卒!&rdo; &ldo;为何主公如此悲观?天下十八路诸侯兴正义之师讨贼,未必会败!&rdo; &ldo;异度啊!你只看到兵式,但忽略了人情!董卓出自西州,少为将帅,熟悉军事。袁绍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超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融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临锋决敌之策。且西凉之兵长期与游牧民族作战,悍勇异常;关东之兵,久未做战,非董卓之敌也。况且众人未必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啊。&rdo; &ldo;那我们还出兵干吗?难道说,声望?&rdo; &ldo;呵呵!&rdo; &ldo;大人,即使如此,我荆州已有七万士卒留守,再调兵平叛,理由不够充分啊!&rdo; &ldo;不要忘了,我们荆州的官方编制可是五万,加上这段时间招募,不过六七万人而已,我可是倾全州之兵讨贼!&rdo; &ldo;大人,你够狠!&rdo; &ldo;起码证明你当初的选择没错!另外,这里有封密信,等平叛大军到武陵后你再拆开。&rdo; &ldo;是!&rdo;蒯越慎重地将信收入怀中。 &ldo;好了,你去做准备吧!&rdo; &ldo;属下告退!&rdo; 又有人要倒霉了…… 第二天,全军开拔,荆州百姓夹路相送。 蔡老头拉住我的马头对我说到,&ldo;祝贤婿旗开得胜,贤婿凯旋之日就是小女相嫁之时!&rdo; 听了这句话我差点没从马上掉下来!有没有搞错?这必败之战你要我怎么凯旋啊? 大家猜猜,这个将要倒霉的人是谁? 另外,天狼星兄昨天说,洛阳迁都会死很多人,主角会不会坐视?我也想同时问各位读者一个问题,现在书里主角的心理越来越贴近现实中的政治阴暗面,其发展我自己现在都有点难以控制,历史上有哪位皇帝会为了不在自己统治领地的几百万人口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我写书只要求合乎逻辑,各位可以把自己放在主角所处的环境立场思考一下,请注意,主角和曹操、刘备是不同的,主角一开始就是想当皇帝,曹操刘备一开始只是想扫灭乱世!政治是只讲利益不讲人情,我们先来假设一下救于不救的利弊:不救,北方人口大减,意味着经济崩溃,兵员大减,主角将来进攻北方会容易很多;救,与董卓硬碰,这是救几百万,不是救几个,只有彻底打垮董卓才有希望,主角现在的兵力远不如董卓,硬碰未必能胜。败了彻底完蛋,即使胜了也会损失惨重,接下来自保都困难。胜了之后,救了百姓同时也救了皇帝,这时的百姓该如何安置?洛阳被烧毁,这些人可都是难民!哪里来的钱粮养活他们?这时又该把皇帝怎么办?杀了皇帝,立刻天下共讨,留着也将成为众矢之的,那时为了自保就必须把荆州的兵全部抽调京师放弃荆州或者也跟董卓一样迁都襄阳。总之,这是我想到的利与弊,明显不救要好处多得多!你们也可以想想还有什么我没想到的,只要救的好处能大过不救的好处,主角当然会救,但一定要合乎逻辑。记住,政治只讲利益!另外天狼星兄说的灾荒,每个有远见的诸侯都不会让自己领地的百姓活活饿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