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并非不知道刘琮的用意,只是天子驾崩之后,他已经没有可能和曹操讲和了。如果他和曹操讲和的话,对长期以来所经营的人望,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打击。这是刘备赖以生存的法宝,岂能轻易失去?
到现在虽然形式愈发危急,可刘备很清楚,越是如此,越不可能和曹操讲和。他只能寄希望于刘琮速度攻破邺城,继而挥军北上消灭曹操所有的残余力量。
然而荆州军在攻破陈留之后,却勒兵不前,整整休整了两个月。
刘备在这两个月内损失极为惨重。屡战屡败也还罢了,关键的是失去了冀州和青州的大片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土地上的人口和粮草。对于根基单薄的刘备来说,这种打击无疑是非常致命的。
实际上刘备现在也很清楚,即便刘琮消灭了曹操,难道就会放过自己吗?对于志在天下的刘琮而言,是不会允许再有割据势力存在的。
一直以来刘备都只以为,刘琮要做光武帝那样的人物。直到现在刘备逐渐明白了,刘琮不仅仅是要做光武帝,甚至还要做高祖,甚至始皇帝那样的人物!
从刘琮在荆州所施行的种种新政,就不难发现刘琮的野心。如果说修耕植、蓄军资还只是为了在乱世中自保或称雄,那么抑世家、造新贵则是在瓦解这个时代的基础,在奠定新时代的根基。
刘备最引以为憾的,便是未曾早点得到沮授这些人的帮助。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刘备始终在思考,为何自己始终无立足之地?当他遇到沮授之后才终于明白,一切不过是世家大族的选择罢了。
出身寒门的自己,虽然顶着汉室宗亲的名头,但那些高高在上世家,可曾有人选择了自己?无论是糜竺还是孙乾,都是和自己一样出身寒门。所以他们才会坚定不移的选择并支持自己。而之所以能够获得沮授的支持,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
在得到冀州之后刘备却不能学习刘琮,非不愿,实不能也。他好不容易得到了河北世家大族的认可和支持,怎么可能在立足未稳之时,就向他们举起屠刀呢?
好在刘备在底层阶层的声望很高,所以他也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对世家大族下手。然而双方的蜜月期还没度完,曹操便领兵北上,来抢夺地盘了。
沮授等人对此也颇为无奈。他虽然智计百出,对于大势把握也非常精准,可刘琮突然来这么一手,使得沮授立即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在沮授眼里,刘琮是个非常可怕的敌人‐‐他自始至终都未曾将刘琮视为刘备的盟友。不过是利益驱使而已,哪里有那么多盟友呢?
然而形势发展的太快,他根本来不及帮组刘备完全在冀州站稳脚跟,曹操便在刘琮的巨大压力下,选择了先北后南的战略。到了现在,沮授其实也很清楚,即便曹操和刘备罢兵言和,甚至联合起来,也已经不是刘琮的对手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韬光养晦不可得
建安九年春,经过了两个月的休整之后,荆州军在刘琮的率领下,自陈留北上。
赵云亲领的两万余人马,也已经从河内东进,准备攻打牧野,然后切断延津、平丘、白马等地与河北曹军的联系。
根据特卫营密探送回的情报来看,邺城内现在有曹军三万五千余,其余黎阳、延津等地则有两万余众。而统领全军的则是曹仁和荀彧二人,至于曹操,正率领其他各路人马向幽州分进合击。
春雨已歇,道路却依旧泥泞。天色初晴,寒风却仍然凛冽。行进在路上的荆州军将士们,并没有因为天气寒冷而畏畏缩缩,他们轻松的交谈着,议论着,憧憬着。
看得出来经过两个月的休整之后,荆州军将士们大多精神饱满,气色很好。
一个红脸膛的壮汉,正笑着对身前的伍长说道:&ldo;俺们这次打下邺城,消灭了曹贼,大将军登基当了皇帝,以后就天下太平了吧?&rdo;
那伍长头也不回的说道:&ldo;哪里有这么简单?&rdo;
壮汉纳闷道:&ldo;难道不是如此吗?&rdo;
&ldo;消灭了曹贼,咱们大将军也未必就会立即登基当皇帝啊。&rdo;伍长摇了摇头,接着说道:&ldo;咱们只管听令行事便是了,想这么多作甚?&rdo;
步卒们的行军速度并不快,但也很快到了黄河岸边,由于军械营从去年冬季就一直准备,所以渡河对荆州军来说并不困难。
负责防守邺城的曹仁没有将兵力分散布置在黄河沿线。他很清楚以己方当前的兵力和战斗力,是无法将荆州军阻击在黄河以南的。他唯有将有限的兵力集中起来,使用在关键的地点,以求能够完成防守邺城的任务。
去年的徐州之战让曹仁损兵折将,也严重的打击了他的信心。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勉强打起精神应对。
在曹仁看来,荆州军经过这两个月的休整之后,军心士气必然会再度提高,而反观己方将士,士气则极为低落。若不是曹操在北线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恐怕将士们早就没有斗志了。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曹仁便觉得越要给将士们以信心和激励。
荆州军渡过黄河之后,驻守在延津、平丘、白马等地的曹军便陆续主动放弃,除了大部分往黎阳、濮阳之外,其余的人马都撤回了邺城。
小规模的战斗并不能影响整个战局,随着荆州军陆续抵近黎阳,守卫黎阳的曹军顿时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