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皱眉,又要出言训斥,却听刘琮接着道:&ldo;说他脸皮厚,是因为他能省时度势,随时根据自己的实力,或向强敌投降,或向弱者开刀。旁的不说,吕布当初走投无路,被刘备收留,结果反倒雀占鸠巢夺了徐州,刘备能忍下这口气选择投降,就已经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了。&rdo;
&ldo;嗯,的确如此啊……&rdo;刘表点头,扪心自问,若是自己的话恐怕就做不到这一点。
&ldo;这是面对强敌,那对于杨奉呢?杨奉与其实力相差仿佛,却被他诱而杀之,夺其部众。以盟友的身份做出这等人,恐怕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吧?&rdo;刘琮叹气道:&ldo;倘若有一天刘备走投无路,来投奔父亲,您可愿意收留此人?&rdo;
刘表悚然一惊,皱眉不语。
他哪儿知道这是刘琮在给他打预防针呢。
见刘表沉默,刘琮便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有些话说太多,反倒会让人反感,不如就这样埋下个种子,慢慢等其生根发芽好了。
其实一直以来,处心积虑的破坏刘备的形象,并不是刘琮对他有多么反感,而是刘琮一直深深的对其抱着警惕之心。
这其中自然有害怕历史重演的因素,然而最主要的,是刘琮深知,即便刘备将来不到荆州,以其打不死的小强般的性格和能力,恐怕还是会成为自己的强敌。
能在刘备羽翼未丰的情况下将其扼杀,那是最好。即便不能,也要尽力破坏和阻挠。
这和私人感情无关,有的只是利益上的考量。对此刘琮并不内疚,他甚至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这不刘表都因为此事而对自己不满了吗?
&ldo;琮儿说了这么多,意欲何为啊?&rdo;刘表见刘琮低头不语,状若沉思,不由出言问道。
刘琮抬起头,郑重说道:&ldo;孩儿是想,如今虽然与曹操议和,实际上却是权宜之计,不但对荆州而言如此,对曹操又何尝不是?孩儿恐怕他荡平北方诸雄之后,便会大举南下,到那时荆州首当其冲,将拿什么来与其对抗?&rdo;
&ldo;以琮儿之见,那袁本初竟然不是曹孟德的对手?&rdo;刘表看着地图,不可置信的问道。
地图上,曹操所占据的兖、豫二州和袁绍占据的翼、幽、并、青等四州之地相比,简直小的可怜。
&ldo;这只是孩儿的猜想罢了,即便是袁绍统一北方,难道荆州就能独善其身了吗?&rdo;今天已经泄露了太多天机,再说主要的目的不在于此,所以刘琮强调道:&ldo;且不说北方,如今心腹之患,实在于江东孙策啊。&rdo;
&ldo;有黄将军镇守江夏,有何惧之?&rdo;刘表对于黄祖的能力还是颇为信任的。他长叹一声,说道:&ldo;荆州能有如今的安定局面,不容易啊。以宗室之继,坐守九郡,以观天下之变,不是很好吗?&rdo;
见刘表还是抱着自守的心思,刘琮不禁有些气闷,深吸一口气说道:&ldo;父亲觉得孩儿在南阳治理的如何?&rdo;
刘表转过身看了看刘琮,犹疑道:&ldo;成效斐然,却太扰民了些。&rdo;
&ldo;非如此,不能强兵富民。&rdo;刘琮干脆挑明了说:&ldo;请父亲将南阳之策,在荆州全境施行,广蓄军资、选拔精锐,以图天下!&rdo;
刘表牙疼般的吸了口凉气,对于刘琮的野心,他不是不清楚,但刘琮在南阳推行的新政,与自己清静自守的无为之治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背道而驰,若不是刘琮而换任何一人如此做,他都不会放任不管。
在刘表看来,刘琮在南阳郡这么搞也还罢了,可若是在荆州全境施行,他还没有考虑过,或者说偶尔思之,却下意识的不去想是否可行。
那本《南阳策》刘琮在编纂完毕之后,便派人送给刘表。他虽然不曾细看,却也知道其中大概,这一年刘琮没少就其中的政策询问过他的意见和建议,刘琮在南阳到底搞了些什么,刘表心知肚明。
可现在刘琮提议要在荆州全境施行,到底应不应该同意呢?
☆、第五十二章编练水军督三郡
斟酌再三,刘表还是拿不定主意。他在犹豫,南阳郡这一年多来的变化,的确让他非常欣喜,但若是在荆州境内推行,他却觉得为时尚早。
南阳郡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刘表看的很清楚,那不仅仅是刘琮一个人的能力所致。在南阳可以说汇集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如果没有他们,只怕刘琮构想的新政再好,也会半途而废,甚至根本无法展开。
更何况刘琮这小子从自己手里哄去了多少粮食财物?且不说修整水利动用了大量民夫,耗费了许多钱财物资,光是安置流民所需的种子、口粮就不是个小数目。南阳郡有荆州作为其后盾,那荆州要推行新政,又拿什么做后盾?难道吃这两年攒下的老本不成?
刘表在堂上徐徐踱步,将这些顾虑对刘琮一一言明,刘琮皱眉想了半晌,不得不承认,刘表的考虑是很有道理的。
人才、物资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贸然在全境推行南阳获得成功的新政,只怕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适得其反。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自己在南阳可谓手握大权,一言九鼎,但若是在其他郡呢?如果某郡太守都不愿实施新政,那下面的人又怎能进行下去?各郡情况又不尽相同,强行推行新政恐怕会遭到反弹,那时候自己这个始作俑者,又当如何?旁的不说,声望肯定会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