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之蘅一脸困惑。
南境王比她还要困惑:“往常他一来,你不是积极得很?”
洛之蘅先是一愣,继而惊喜道:“阿兄过来了?”
“对啊,就在演武场。”南境王顺势回答,又蹙眉,“你不知——”
话没说完,便见方才颇有些郁郁寡欢的闺女瞬间满脸喜色,高高兴兴地说了声“多谢阿爹”,就兴高采烈地往演武场的方向跑去。
“……”
南境王半是心酸半是好笑,最后长长叹一声,摇头晃脑地道,“年轻人呐。”
演武场空旷开阔,兴许是提前得了吩咐,附近不见人影。
洛之蘅远远便看见太子姿态随意地坐在武器架上,手中似乎还举着什么东西,无意识地轻晃着。乍一见,颇有些孤零零的。
她缓了缓,放轻脚步,悄无声息地走过去,背对着他坐下。
太子似有所觉,偏了偏头:“怎么不出声?”
洛之蘅沉吟着,一本正经地道:“没出声,阿兄不也知道我来了?”
演武场安静得不像话,纵使她动静再细微,也瞒不过习武之人的耳朵。
太子不由笑出声,附和点头。
洛之蘅静静地看着他,太子笑着笑着,忽然有些笑不下去。
“我照阿兄的意思,和岁宜说明了原委。”洛之蘅状似无意地移开视线,“她会好生劝一劝林大人,不让他搀和到林小公子的案子里。”
“行刺通敌皆是大罪,纵使林坤有意插手,也无济于事。”
“但阿兄不是不想让朝中失去一位栋梁之才吗?”
太子无声莞尔。
黄昏的微风吹散闷热,带来些许晚夜的寒凉。
太子的视线落于虚空,许久,慢慢出声:“虽然我怨了他这么些年,但平心而论,他这个父亲做得还算称职。即便我是储君,他也没忽视了两位兄长,力排众议给了他们历六部事的机会。大皇兄成婚,选的是永州徐家女,五代世家,虽然如今不再入朝为官,但底蕴深厚。二皇兄,虽然生母早逝,却也无人慢待了他的婚事,两朝太傅,又兼祭酒,文官清流,他为何……”
说到这里,太子自嘲地勾起唇角。
“权势动人心,阿兄不是早就看透了?”
“我只是没想到,”太子艰难道,“他竟心狠手辣到,连未出世的婴孩都不放过。”又讥讽一笑,“我竟然还是因为他手下留情,才有幸存活至今。”
婴孩、因他心慈手软得以存活的太子……
洛之蘅想起早年皇帝接连夭折的两个皇女,明白太子话中的含意后,登时心下骇然:“二皇子他——”
太子闭着眼,将二皇子的所作所为尽数说给她听。
饶是心中有了猜测,得到印证后,洛之蘅还是不由心神俱震。
那么小的年岁,旁人都苦于学堂课业,二皇子却已经谋划了那么条的人命,整个后宫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么深的心计……
洛之蘅久久难言。
“那三公主——”她迟疑着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