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过花厅的门槛,只见昌伯府大夫人放下茶盅,站了起来。昌伯府姓冯。冯大夫人上前几步,行了礼,秦筝还了半礼,以全礼数。
&ldo;冯大夫人,请坐。&rdo;秦筝见冯大夫人发髻上簪着金簪,上头一朵艳丽夺目的红花,边上并没有太多修饰,面容笑意满满,看着发髻寒酸,秦筝都快要怀疑她是不是想要上门求情,但见面色又不像,多少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宫嬷嬷见多识广,却不好当中提醒秦筝冯大夫人的来意,只是在后头站着,等着添茶倒水。
冯大夫人与秦筝寒暄几句,不过是问候了长宁郡主是否来信之类,又说了在京城中首饰楼里头看了多少首饰,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这几日,除了春风楼,许多小茶馆里头都加了说书的台子,各种八卦,各种不同说法,有对圣上歌功颂德的,也有暗中讽刺的,还有一些对富贵人家宅院私密事的各种扒皮,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倒是让听的人分不清哪个版本才是真了。
&ldo;这几日,不知平阳长公主可好?原想上长公主府上叨扰,可听闻长公主在王妃这边小住,又想着距满月之后,再未曾见过王妃,特意来见上一面。&rdo;冯大夫人话里头虽然说得冠冕堂皇,可到底无事不登三宝殿。
&ldo;您今日倒是来得不巧,今日是上香的日子,我娘去了佛寺里头拜菩萨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您若是有什么要紧事,若是能说,托付于我,若是不能,不如留个字条,或者是等我娘回来了,便派了人去您家中说一声?&rdo;
冯大夫人笑得颇为歉意,连连道:&ldo;不需如此,与王妃说也可。&rdo;
&ldo;说起来这事,也算是一件好事。&rdo;冯夫人身躯往前倾斜,&ldo;王妃您如今诞下麟儿,子女双全,福分长绵。看见王妃如此有福气,就不由得想要染下您身上的福气。这不,想起了王妃您的兄长,如今在翰林院供职的小秦大人。以前就听犬子说过,小秦大人仪表堂堂,是京城中少见的儿郎,更别提年纪轻轻,就是探花郎之才学,更为难得就是长公主人好,不似有些人,身份不过尔尔,架子倒是抬得高。若不是我没有亲生女儿,恨不得就算是丢了老脸也要上门来问上一问,甚至是不要老脸,赖上了也说不得。&rdo;
&ldo;您过奖了。&rdo;秦筝微微一笑,不多言。
冯大夫人见状,便又道:&ldo;这事,我还真不是为了我自个。是我一远房表妹的姑娘家,姑娘娘家姓贾,其父祖父是东伯爵,就京城东边那个。姑娘家的父亲正好行二,伯爵可能就轮不到他了,不过贾大人是工部侍郎,这才托了我前来打探一些口风。为了小秦大人,脸面也是丢了。&rdo;
秦筝听了,沉思时,冯大夫人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秦筝,见其气色倒是比满月当日好多了,更别提叶王府,看似简陋,里头的气派也不是他们普通伯爵府所能够比拟的,说到底还不是有权有势?
&ldo;承蒙冯大夫人您亲自上门,我替我母亲与兄长谢过你们和贾家的厚爱,只是,我兄长年岁比我长,若是想要娶亲,早就定下亲事,可从我十岁前,我兄长也未曾有过于他人定亲之说法。先前自是为了考功名,后来秦家事多,也就没了那份心思。&rdo;
&ldo;这不刚入了年头,我娘就开始考虑给我兄长娶妻,给我找个嫂子。&rdo;
冯大夫人亮了下眼眸光,秦筝敛容道:&ldo;你知皇家人多信道信佛,我娘受了先帝与我外祖的影响,更是如此。入年关之前,为了能够给我兄长看一门好亲事,特意上了道观去求了八字真人。&rdo;八字真人乃是唯一一个拒绝皇室诏请入宫,却还被皇家礼让有佳的道长。
&ldo;八字真人只说天机不可泄露。还说了我兄长红鸾星未动,不宜在今年相看,甚至也说了,明年如何,还得入了年再去问才知。&rdo;
&ldo;我娘听了,心急如焚,可却不敢违背,这不?今日又上香去了。倒是我父亲和兄长听了八字真人的话,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rdo;
&ldo;今日此事,我自是当做没有听过的,只是知道冯大夫人上门来,不过是与我说甜儿的消息罢了。&rdo;秦筝说了那么一箩筐,其实话里话外就是一句话,不娶。但为了让贾家面子好看,也为了让昌伯府不丢了脸面,这才给了她台阶下。
冯大夫人一听,有点着急了,赶紧站起来,语气急促地问:&ldo;怎么你怎么可以做主呢?这事不是你能说的算!我要找长公主说清楚!!&rdo;
&ldo;您上门来不是找我敲边鼓的?我把里头内情跟您实话实说,您倒是不领情,既然如此,您自个看着办吧。&rdo;
冯大夫人听秦筝话语中带着不快,若是以往的机灵劲儿,早就软乎下来,说几句好话,把这个难看场面给揭过去了,可今日冯大夫人不知为何,硬生生就不走了,反而嚷着:&ldo;天底下哪有你这样的亲妹妹,自个嫁了个好人家,揣度着亲娘,硬是拦着自个亲兄长不娶妻,你这是什么道理?&rdo;
&ldo;再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跟你有何干系?&rdo;
秦筝黑了脸色,咬着槽牙,恨不得将手中茶盅里的茶一股脑全泼她脸上,还是忍了下来,高声道:&ldo;冯大夫人,您这是要强买强卖么?&rdo;
&ldo;我可没有硬拦着我兄长不娶,只是八字真人都说了,我兄长今年不宜相看,若是贾家姑娘等不及,也不是只有我们秦家的郎君,还有孟家、林家、田家,再不济也有你们郑家,我记得你们郑家也有个年岁差不多的儿郎,不正好亲上加亲?&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