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在被法兰西大炮兵团的火炮近距离霰弹喷了一轮后,在中下层武官的带领下,发起了一波冲锋。
但这一波冲锋没多久就被法兰西火枪兵和火炮齐射打退,双方伤亡比达到了惊人的一比八!
好在,清军两翼的大阵还挂念着友军部队,从两翼迂回包抄过来。
在清军对人数稀少的法兰西大炮兵团完成四面合围后,真正的苦战才刚刚开始。
发现自己被四面合围,敌军众多的法兰西林登万,果断采取防御战术,组成了一个大空心方阵,中间摆设火炮,四面用火枪兵环绕。
不过清军的四面围攻很快就后劲不足,或者说清军士卒乃至武官们不愿意继续送死了,双方再次形成对峙。
然而,法兰西林登万可不会看着战斗中止,清军的进攻一停,他就纠集兵力朝着一个方向的清军大阵发起进攻。
并且利用火炮优势,将清军大阵打得节节后退。
另外几个方向的清军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不得不硬着头皮发起进攻吸引法军注意力,减少友军的压力。
此时分割成四个部分的数万清军武官们很清楚,任何一方的垮台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武官们一直拿后方家眷生死来激励清军士卒的血勇。
‘保家人,灭战傀!’的呼喊声,一直没有停歇的迹象。
就是在这种场景下,尚之信完成了指挥权的交接。
那些被留下来看管尚可喜帅旗的将官们,得到尚可喜的手令后,满脸欢喜的将指挥权移交给尚之信。
而尚之信既然选择留下来断后,自然不可能孤身一人前来。
他在听说妖道李长青的战傀出现在肇庆府城外后,就开始联络自己的旧部。
上一次尚之信兵败,带回来的旧部同样遭到殃及,降职的降职,闲置的闲置。
毕竟,尚之信带回来的大多数都是武官。
这些被边缘化的武官,自然得不到‘第一批撤离’的待遇,他们的情况还不如有个王爷老爹的尚之信呢。
所以,在尚之信召集旧部的时候,这些旧部自然是欢天喜地的加入到尚之信的小团体中。
这一次都被尚之信带了过来。
很快,尚之信通过这些旧部手下为触手,开始全面接管数万大军的指挥权。
这一刻,尚之信的世子身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加上没有人跟尚之信争权,底层的清军都以为自己接到的是尚可喜的命令。
当然,这些清军愿意听从尚之信的命令,最重要的原因是,尚之信调遣大军且战且退,朝着后方的肇庆府府城撤退。
这可是正中前线清军官兵下怀啊。
就这样,在法兰西大炮兵团的追杀中,清军主力丢下一地尸首成功退入到肇庆府城池中。
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尚可喜不愿意去做,主要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么做毫无意义。
毕竟,妖道李长青完全可以投放第二波第三波乃至无数波战傀,将肇庆府的府城团团围住。
甚至只要妖道李长青愿意,可以直接朝城内投放战傀。
那将会对退入城池中的清军造成更大的打击。
野外的清军好歹还能依托阵型而战,城内的清军如果遇到从天而降的妖道李长青召唤的战傀,就只能打残酷的巷战了。
巷战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清军怎么可能打得过悍不畏死且没有数量限制的战傀?
所以,清军野战是败,退入城内则是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