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在李磊的眼里,就像是自己的亲祖母一般亲近。
她总喜欢觉得别人做事总不对,更喜欢亲自上阵,从不放心交给别人。
“这次晓月发了奖金,我们可以给几个小朋友重新做个新床铺,添几床新被褥。我对他们的睡眠环境总是放心不下。”
李磊和刘梅他们与王阿姨聊了一阵,也对那个小
**
的现状有了一些了解。
情况远不如她在电视中看到的一方受难时四方救援的场景。
在晓月她们那儿,这个小型福利院原先是被遗弃的旧房改造而来的。之前的院长家庭虽好,但终于承受不住压力,不得不起寻找人家来领养孩子,然而县城内几乎没有人愿意领养。
当时王阿姨一人扛起了整个
**
的担子,只剩下几位小孩,其中年纪最大的就是晓月。
后来加入了杨大妈的支持,这些年就如此坚持下来。如今孩子们已经长大了许多,有的已经开始读小学、初中。
当地**也很同情她们,专门为他们减免了一些学费。
但很少有人帮助孤立的王阿姨,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很差,住的不过是简陋的大土炕,上面只铺着一层破旧的木板。就这样度过了十多年,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她们多次改造扩大了床铺,周边的邻里也不停地帮助王阿姨,为孩子们提供衣物,并且时常邀请孩子来家中就餐,以分担她的经济压力。
可以这么说,这间
**
的持续运转,离不开周边邻居们和王阿姨的共同努力。
听着王阿姨和杨大妈的讲述,李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去看看这些孩子以及热心的邻居们。
不久后,杨大妈示意让他们退场,因为聊天时间过长,王阿姨已经有些疲惫,斜倚着在床上进入了梦乡。
一行人确认王阿姨舒适安睡后,悄然离去。
在这次交谈中,杨大妈对李磊的第一印象有所改善,她认为,虽然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些富裕子弟不太靠谱,但李磊却给人以质朴实在的好感,很接地气,让她感到亲近。
“真是太感谢您了,我们会尽快偿还这笔款项。”
“杨阿姨,实际上我也十分钦佩王阿姨的人格品质,这笔钱您就用给王阿姨治病,不需要再还。”
听完李磊的话,杨阿姨与晓月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不管你们家里有多少财富,但是欠债总归是要还的,这点上绝不含糊。”
李磊从两位严肃的目光中读懂了她们的态度,明白自己的话确实说得有些不当,也顺着两人的态度点了点头。
“好,但是请您不用担心还款的事,让我们先专心治好好王阿姨的病。”
“顺便问问,您们是哪一省的?您的
**
具体在哪?”
“我们是从煤炭省来的。”
“真的吗?我也是煤炭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