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正之又抛出第三个问题:“敝国原来期望对英先胜的具体设想在于,一方面期待德意对中东与北非方面的作战取得进展,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切断英、印、澳彼此联系,然后驱逐缅甸英国势力,促其独立并鼓励印度独立。随着南方初期作战的进展,本年1月10日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做出决定:对印度以切断与美英之间的交通、拒绝协助英国和积极开展反英运动为目标,结合作战进展逐步加强施策,后来又明确对印施策主要由陆军省担任。根据1月18日缔结的《日、德、意军事协定》规定,日本陆海军与德、意国防军的作战分担区域界线定为东经70度一线,印度和印度洋大部分属于日本作战区域,敝国责无旁贷,但贵国所希望的此次作战任务中有关中东与阿拉伯半岛区域却并非日本作战范围……”
“元首也清楚这一问题,由于作战形势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原先商定的作战区域和相应职责可能会发生变更。”科尔解释道,“在北非战场上敝国是占有部分优势的,也可以使用海空军手段掐掉英美的地中海航线,但英美仍可通过红海与波斯湾地区源源不断地向上述地区投放兵力,因此敝国希望在进攻时能得到日本的大力协助,动用一切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封锁西印度洋,确保英美增援力量不能登陆半岛,该要求不是说敝国把原应该由德意两国履行的责任推卸给贵国,恰恰相反,为更好、更快地达成上述目标,我们认为贵国应当在本次作战中发挥更大价值。鉴于日本超越原定职责与范围作战,敝国决定予以相应补偿——条件可以请贵国开口。”
科尔知道,这才是日本方面真正的意图与用意,打印度也算了,本来就在日本战略意图中,如果还要跑去中东与阿拉伯地区“助拳”,没好处的事情谁干?
德国人这么光棍地让日本自己开口,日方三个代表反而开始扭捏起来,你推我让地推了半天,最后还是古正之出面当这个恶人,他递过来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不好意思地说道:“这是敝国为保障作战顺利、弥补消耗同时填补其他战区因主力西调导致额外损失而发出的请求,请贵使过目。”
科尔接过来一看,上面列的请求条款还真是让他开了眼界:
1、优质钢材200万吨,其中应包括20万吨特种钢材;
2、运输船舶运载吨位100万吨,新旧皆可,但要求单艘船只吨位不低于2000吨,最大速度不小于12节;
3、1000辆最新型号坦克并配备相应炮弹,同时转让图纸、专利与炮弹生产线;
4、1000辆其他车辆(建议为500辆卡车与500辆装甲车);
5、2000架各类型的最新式飞机(建议1000架昼夜战斗机,700架轰炸机,300架侦察机及其他特种飞机),如飞机提供有困难,也可变更为提供4000台先进发动机,或按本比例进行综合调剂;
6、提供最新型号航空发动机、雷达、蔡司光学仪器技术资料与样品;
7、保障今后对日本原油供应,价格另行商定;
8、作战完成后保证为参与作战的联合舰队补充足够的燃油与物资;
9、以上各项物资供应希望在两年内完成,其中第一年不少于60%。
看到第八条时,科尔忍不住差点笑出声来,前面看着条件还颇为磅礴大气,到这一条时日本人的小家子气就暴露出来了——这点补给要求还要堂而皇之在正式条款中列出来?(当然,他小看了日本人的胃口,后来再看见这个条款就笑不出来了,不过此乃后话,此处暂且不提)
科尔仔仔细细看了两遍,先不急着表态,反问道:“如果敝国答应上述条件,则贵国愿给予我方何等帮助?”
“这个……”对面三人原以为科尔会先发表一下意见,甚至做好了对方发飙的准备,没想到科尔这么干脆的来了一句,他们一时间愣住了。下村定结结巴巴地问:“贵使认为这些条款可以答应?”
“能否答应需要元首最终定夺,我本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科尔轻轻地把问题推了过去,“不过,至少元首也需要了解贵国的想法,如果考虑签署协议的话……嗯……是不是该权、责、利对等呢?”
井上成美不说话,只悄悄竖起大拇指,这是科尔第二次把下村定逼得手忙脚乱了:说来说去,陆军这群马鹿总归是国际场面见得太少。
“这是敝国大本营的建设性想法,尚未呈请陛下最终决断,不过可以给贵使做个参考。”古正之又拿出另一份文件,上面写着日本的义务:
1、联合舰队抽调主力舰队封锁西印度洋,确保英美增援舰队无法登陆且不构成对德意军队作战威胁,并伺机歼灭其增援舰队,考虑到作战持续力问题,该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
2、策应德意军队占领中东与阿拉伯半岛,必要时提供航空与舰队支援;
3、如条件许可,提供航空与舰队支援,策应德意军队占领马达加斯加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