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李叔同人生智慧书怎样 > 第36章(第1页)

第36章(第1页)

可以说,庄子的思想都是围绕着&ldo;万物皆一&rdo;展开的。他说:&ldo;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rdo;天下没有比秋天动物新换的绒毛的尖端更大的东西,而泰山还算小的;天下没有比夭折的婴儿更长寿的人,而彭祖还算是短命的。天地与我一起存在,万物与我合为一体。庄子认为世间万物的小和大都是相对的。

胡适曾用一个比喻解释庄子的哲学之道:

譬如,我说我比你高半寸,你说你比我高半寸。你我争论不休,庄子走过来排解道:&ldo;你们二位不用争了罢,我刚才在那爱拂儿塔上(eiffeltower在巴黎,高九百八十四英尺有奇,为世界第一高塔)看下来,觉得你们二位的高低实在没有什么区别,何必多争。不如算作一样高低罢。&rdo;

按照庄子的说法,这世界就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周文王未必贤能,商纣王未必荒淫;蜜糖未必是甜的,老醋未必是酸的……万物没有了所谓的&ldo;差异&rdo;。而按照胡适的看法,&ldo;世界上学识的进步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世界上社会的维新、政治的革命,也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rdo;如果把庄子的思想推而广之,付诸实践,那么社会的制度和人们的思想永远不会有进步,也就永远没有革新改良的希望。所以胡适认为,庄子的学说是社会进步和学术进步的阻力。

(本章完)

第54章颜元:儒家讲求实干

第十二章3颜元:儒家讲求实干

他(颜元)的思想是从乱离经验出来的,从生活里阅历过来的。他是个农夫,又是个医生,这两种职业都是注重实习的,故他的思想以&ldo;习&rdo;字为主脑。

‐‐《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

颜元,号习斋,是清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胡适认为,颜元是真正从农民阶级走出来的哲学家。颜元曾务农养家,后又开设私塾,并为人治病。他既耕田工作,也常常学静坐。不过他的静坐不是佛教的打坐,他家中立着一个&ldo;道统龛&rdo;,供奉着伏羲、周公、孔子、颜子、曾子、孟子等儒者。

胡适在《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中专门写到了颜元,说颜元自己做农夫、做大夫,注重实际的劳作,所以他的思想以&ldo;习&rdo;为根本。宋、明两代的儒者是轻视习劳的,他们高谈性命之理。那时,佛教禅宗和尚以高妙空灵的哲学博取了很多眼球,儒者们不甘示弱,也脱离实际妄图追求所谓的空灵,不想却走向了空虚,这几乎是一种自杀。颜元说:

孔子则只教人刁事。迨见理于事,则已彻上彻下矣。

宋代儒家的毛病恰恰是只静坐而不习事。朱熹为他的先生李侗写生平时,说:&ldo;先生居处有常,不作费力争。&rdo;这句话几乎使颜元拍案而起了!他说:

只&ldo;不作费力事&rdo;五字,……将有宋大儒皆状出矣。子路问政,子曰,&ldo;先之,劳之&rdo;。天下事皆吾儒分内事。儒者不费力,谁费力乎?……夫讲读著述以明理,静坐主敬以养性,不肯作一费力事,虽日口谈仁义,称述孔孟,其与释老之相去也几何?

颜元的学说与传统理学的区别在此处得以凸显,朱熹认为儒者应该不费力气去做事,颜元则认为放手去做才是孔子所提倡的。

颜元的思想简单而浅近,胡适分析,之所以他会与传统理学家分道扬镳,就是因为他厌恶那些虚无缥缈的所谓玄谈。颜元说他们&ldo;谈天论性,聪明者如打诨猜拳,愚浊者如捉风听梦,……各自以为孔、颜复出矣。&rdo;玄谈就像一种猜谜,聪明者之间如做游戏般猜来猜去,自得其乐,但是所谓&ldo;慧根不高&rdo;的人,则被那些高雅的强调搞得晕头转向。

&ldo;性&rdo;是最适合玄谈的话题,它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可以由着人发挥。但在这个问题上,颜元依旧不肯用花哨的词句云来雾去地去阐述,他只老老实实地承认性即是这个气质之性:&ldo;譬之目矣,……光明之理固是天命,眶疱睛皆是天命。更不必分何者是天命之性,何者是气质之性。&rdo;就这样简简单单把几百年来的一个难题做了论断。

人性不过如此,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育,颜元认为教育的方法就是实践,他以学琴为例,做了生动的比喻:

以读经史。订群书为穷理处事以求道之功,则相隔千里。以读经史,订群书为即穷理处事,曰道在是焉,则相隔万里矣。……

譬之学琴然。诗书犹琴谱也。烂熟琴谱,讲解分明,可谓学琴乎?故曰以讲读为求道之功相隔千里也。

更有一妄人,指琴谱曰,&ldo;是即琴也。辨音律,协声韵,理性情,通神明,此物此事也。&rdo;谱果琴乎?故曰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

歌得其调,抚娴其指,弦求中音,徽求中节,声求协律,是谓之学琴矣,未为习琴也。手随心,音随手,清浊疾徐有常规,鼓有常功,奏有常乐,是之谓习琴矣,未为能琴也。弦器可手制也,音律可耳审也,诗歌惟其所欲也,心与手忘,手与弦忘,私欲不作于心,太和常在于室,感应阴阳,化物达天,于是乎命之曰能琴。今手不弹,心不会,但以讲读琴谱为学琴,是渡河而望江也。故曰千里也。今日不睹,耳不闻,但以谱为琴,是指蓟北而谈云南也。故曰万里也。

画家大醉后,灵感所至,依然能挥毫泼墨画出气势磅礴的山水。那是他实际学习、练习久了,凭直觉就能完成杰作。所有的技艺都是需要实际演练的。颜元认为,光读琴谱不实际练习,永远也学不会操弦。天天动手练习,日积月累才能打到&ldo;心与手忘,手与弦忘&rdo;的地步,那时才会有随心所欲便成曲调,那才是知行合一。

&ldo;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do;颜元认为那些只知道静坐、玄谈的理学思想是错误的,是对孔子的误读。&ldo;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rdo;,他的观点是只有实践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因为对实践有着这么热情的拥护,胡适自然而然地把颜元归入了&ldo;实习主义(pragatis)&rdo;。

(本章完)

第55章《诗经》:多为艳曲而非庙堂之歌

第十二章4《诗经》:多为艳曲而非庙堂之歌

《诗经?国风》多是男女感情的描写,一般经学家多把这种普遍真挚的作品勉强拿来安到什么文王、武王的历史上去;一部活泼泼的文学因为他们这种牵强的解释,便把它的真意完全失掉,这是很可痛惜的!

‐‐《谈谈〈诗经〉》

《诗经》被认为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很多诗人都喜爱从中汲取灵感和营养,胡适也很喜爱这本质朴自然的佳作。

《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记述说,有次胡适看到午饭后的水果是木瓜,立刻联想到了《诗?卫风?木瓜》,问胡颂平:&ldo;《诗经》里&lso;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rso;,是不是就是今天吃的木瓜?&rdo;胡颂平说:&ldo;这种木瓜好像只有南方各省才有的,台湾也有;但&lso;卫风&rso;是现在河北省大名县及河南省卫辉、怀庆两府一带的地方。这些地方产生的木瓜,怕不是我们今天吃的这种木瓜。&rdo;胡适拿出《诗经》来查看注释,《注》里说是楙木,《疏》里也说楙木瓜,味道发酸,可以吃,但无法确定诗里写的到底是不是现在的木瓜。胡适认为,诗经里的木瓜所以说&ldo;投&rdo;,一定不会很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