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夏商周的社会生活 > 第150章(第1页)

第150章(第1页)

甲骨文中反映的上帝权能,陈梦家先生曾系统归纳为十六个方面:

(1)令雨;(2)令风;(3)令■;(即云霞之气);(4)降艰;(5)降祸;(6)降潦;(7)降食;(8)降若(顺、祥);(9)帝若(允诺);(10)授佑;(11)授年害年;(12)帝咎王;(13)帝佐王;(14)帝与邑;(15)官(忧);(16)帝令。大致可分为善义与恶义两类,其所管事项有年成、战争、作邑、王之行动,其权威或命令所及对象有天时、王、邑等1。

朱天顺先生指出,这十六个方面其实可统之为两大内容,一是上帝支配气象上的现象,以影响人间祸福,基本上综合了原先人们所信奉的日、月、风、雨、云、雷等天上诸神对以农业为主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并归于一个抽象的意志的作用。二是上帝具有支配社会现象和支配社会统治者的神性。这表明,商代的上帝崇拜,本质上是原先所崇拜的自然神和社会神的综合、抽象和升华。同时也反映着商族战胜他族,兼并统治他族的社会现实。但应指出,商代上帝的神性,主要是满足人们提出的具体要求,人们还没有把它当做主动支配社会命运的中心力量来崇拜,跟社会道德、政治制度的结合还不多、不突出,因此只是较初期阶段的产物2。

夏商以来所形成的超自然神上帝、天地神祗、祖先神的三大板块式信仰系统,承前启后,成为中国古代固有宗教观念的发展模式。《国语&iddot;周语中》云:&ldo;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rdo;《礼记&iddot;祭义》云:&ldo;唯圣人为能飨帝&rdo;,&ldo;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先古即先祖)。&rdo;在这一信仰系统中,上帝始终只是消极、被动的祈求对象,并且只有贵族统治者握有这方面的祭祀权,早先上帝崇拜中那部分带有支配全民生活的神性,也因古代王权的逐渐强化而未能充分展开,仅变为威临下民而&ldo;克昌厥后&rdo;3,确保最高统治集团阶级利益的精神支柱,这点与西方基督教的全民性上帝崇拜,是截然不同的。

在这一信仰系统中,天地神祗也并非所有人都能致祭祈求,甚至连不同的贵族集团,祭祀权的与否,也要据其兴衰存亡而定。《礼记&iddot;祭法》有一段文字,对此作了揭示,其云: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騂犊。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所谓&ldo;有天下者祭百神&rdo;,意味着强大王朝对四外的兼并征服,原所在地人们崇拜的神,有可能纳入王朝的祭祀系统,成为下属神之一。这种宗教领域的兼容性,与统治者收取民心的精神羁縻的现实政治目的是一致的。&ldo;诸侯亡其地,则不祭&rdo;,当然是失去了其神,失去了祭祀权,无疑也就丧失了其存立之本的民人。显然它原本是一套发于宗族或家族,上达国家的信仰系统,演成社会的伦理和礼制,统治者正可利用来整合政治等级秩序和社会行为规范。故在这一信仰系统中,神权也即统治权,是王权政治的组成部分,该一批天地神祗祭祀权的归属,是完全随着政治结构的再组合而游移的。

除此之外,这一信仰系统还显示出重视功利的取舍淘汰原则。如《祭法》有云:

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葘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财用也。

非此族(类)也,不在祀典。这样,凡有功烈者可得上升为神格而受祭,一些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包括尧舜禹汤文武,不管其是否出于本族本国先人,都能纳入这一信仰系统,一些天地神祗,也因为民瞻仰,为民取财用,而列在祀典。

以功利标准列众神、备祭祀,则一些原本为土著族落崇拜的强神,可得纳入王朝祀典,而为王权政治强化发挥作用,但也可能被贬低或抛弃。即使已在祀典的神格,也会因其影响力的衰退,或其他政治的社会的原因,逐渐被淘汰。&ldo;道而得神&rdo;,&ldo;神飨而民听,民神无怨&rdo;1,&ldo;得神以兴&rdo;2,大致是古代国家政治兴盛和开拓景况在宗教领域的反映,至其时过境迁,王权稳固或衰退,多神信仰中都有可能发生淘汰的转变。

《越绝书》卷三记有一则夏代开国初期的传说,其云:&ldo;夏启献牺于益。启者,禹之子。益与禹臣于舜,舜传之禹,荐益而封之百里。禹崩启立,晓知王事,达于君臣之义。益死之后,启岁善牺牲以祠之。经曰:夏启善牺于益。此之谓也。&rdo;但在夏史传说中,禹死益代,启又谋夺益位,文献多见。如《天问》云:&ldo;启代益作后。&rdo;《韩非子&iddot;外储说右下》云:&ldo;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攻益而立启。&rdo;《战国策&iddot;燕策一》云:&ldo;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rdo;启夺益位,而益又被列入夏初祀典,大概意在控制益的&ldo;封之百里&rdo;之地。

《越绝书》又记有一则商初汤献牛荆之伯的传说,其云:&ldo;之伯者,荆州之君也。汤行仁义,敬鬼神,天下皆一心归之。当是时,荆伯未从也,汤于是乃饰牺牛以事。荆伯乃愧然曰:失事圣人礼。乃委其诚心。&rdo;说的是商王成汤利用宗教对荆伯进行政治羁縻,使之归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