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生物学家新近的研究,从受精开始,男女性别比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通常男性胚胎比女性多20%1。而中国人口出生的性别比历来偏高,是为世界各民族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最高限2。如1946年的人口性别构成材料,性别比在北京为142,上海为124,天津为142,南京为131,重庆为144,青岛为1313。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男女性别比为10756。
1964年为10683。
1982年为106274。新近两次全国人口普查,大致也在106以上。可见全国人口性别比急剧下降而渐趋平衡,只是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事,大概人口出生性别比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资料的改善有密切的内在联系,不纯乎属于生物学现象。史前人口性别比过高,既合乎中国由古以来性别比偏高的血统因素,还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此外,史前孩童的存活率极低,上20例的性别比并未计入孩童死亡率,事实是当时的孩童死亡率高达30~40%,孩童的大量死亡,意味着使原已女性偏少的出生性别比又进一步拉大了距离。
再者,史前女性普遍早婚早育,婚育年龄的不合理,极易紊乱女性的成长发育过程,加上卫生条件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低下等种种因素,常导致女性过早夭亡。如姜寨一期遗址的人骨鉴定,死于青年期的女性占总数女性的476%,下王岗遗址成年女性中有329%死于青年期1。女性寿命偏低于男性一二个年龄级,以及孩童的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成为直接导致史前聚落共同体内男多女少比例失调的原因。
商代成年男女比例失调,同样也有类似的社会学、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原因。一个明显证据,就是殷墟王邑内成年居民的男女性别比,在不同年龄级,差别极为显著。前表所示,15~25岁青年组,男女性别比为77,即100个青年人中,男青年占435%,女青年占565%。从生物学角度言,意味着可能胎儿出生时,男婴稍多于女婴,但因男婴的存活率通常十分脆弱2,随着年龄组的变化,至青年组逐渐变为女性人数略多一些,青年女性几占全部女性数的448%。当时成年男女死亡率的差异方面,女性死亡高峰在青年期,大多数女性过早死于偏低的婚育年龄,故至26~35岁壮年组,男女性别比急剧拉开到200,即100个壮年人中,男人占到667%,女人仅占333%。
36岁~44岁中年组,性比例大致同如壮年组,变化不大。但至45岁以上组,因女性平均寿命远低于男性,遂使性别比剧变为600,即男人约占到857%,女人仅仅占143%。可见殷墟王邑内影响人口性别构成的主要因素,一是婴幼孩童的性比例,二是各年龄级的男女死亡率差异,后者既有生理学的,又有社会习俗制度方面的原因。甲骨文中记生男为嘉,生女为不嘉,这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痼俗,反映了商代一般妇女的社会地位,远比男子低下,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受折磨和摧残尤甚,妇女寿命的普遍短促,无疑大大加剧了男女比例失调。
商代王邑在人口自然构成的总体量规定性方面,与史前居民共同体可进行类比分析,呈现出若干人文发展的承继性,在目前尚缺乏夏代人口具体资料的情况下,这一中间缺环似可在两者间衡量之。史前和商代共见的孩童高死亡比率、人口年龄构成以青、壮、中年男性和青年女性为主要成分、老年人不多、女性寿命偏低,以及男多女少的性别比例失调等等,大概也是夏代存在的人口现象。
总的说来,夏商时期人口的再生产乃属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ldo;两高一低&rdo;类型。人口变化曲线呈台阶式递升特点,人口增长虽比较缓慢,但夏未商初和晚商的人口增长相对迅速些,是曲线的两个波峰,这两个时期的人口内涵再次说明,人类自身的增殖既是自然现象,而社会发展因素的制约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
3《文选&iddot;东京赋》注引《汲冢古文》。
4《太平御览》卷八二引《管子》。
5《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帝王世纪》。
1《太平御览》卷八三引《帝王世纪》。
2《战国策&iddot;秦策》。
3赵芝荃:《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考古与文物》1989年2期。又郑光:《二里头遗址勘探发掘取得新进展》,《中国文物报》1992年10月18日。
1下引资料见第一章第二节之三,不再另注。
2《尚书&iddot;盘庚》。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附表四八、四九,文物出版社,1987年,333~358页。
2《周礼&iddot;春官&iddot;墓大夫》,郑注。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
1参见刘铮主编:《人口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6年,165~172页。
2据缪雅娟、刘忠伏:《二里头遗址墓葬分析》一文统计,截至1984年,共发掘墓葬230座(见《文物研究》总3期,1988年)。此后的发掘数,据1986~1990年《中国考古学年鉴》,累计又有100座。
3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44页表二&ldo;人骨性别年龄鉴定表&rdo;。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编著:《安阳殷墟头骨研究》之&ldo;殷墟中小墓头骨测量表(二)&rdo;,文物出版社,1985年,356~3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