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灏只是查出了这一联系人的网名,却没有查出这一联系人的具体身份,不过线索追查到这里,鲁老师已经很干净是好的帮忙了。锁定了嫌犯的网名,剩下的就交由警方和鲁老师分析了。重新整理一下线索,嫌犯经常出没在校公告栏和图书馆附近,挑选的受害者都是榜上名列前茅的学生,二十年前在学校曾经出现过,而这小时的二十年让他经历了某种刺激,产生的挫折感让他对这些受害者类型产生了憎恨感,他回到学校后利用学校内的怪谈为自己的谋杀行为作为掩护,在学校加大力度进行安保的同时仍能游刃有余地行凶,说明嫌犯对于学校近期的安排也很了解,还有可能和学校负责安全的人员熟识,在案发现场发现自己的时候能够巧妙躲避别人的怀疑,将尸体托运到公共区域。而综合以上线索,陆老师将嫌疑人划定在45岁以上的中年男人,身体健康,按照现场发现的43码鞋印推测,嫌犯的身高应该是在1米8左右,因为凶案发生在雨夜,按照鞋印的深浅推测,嫌犯体重大概是在75到80公斤,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在勒死受害者的时候知道不能留下指纹,所以才运用了其他工具。
得出这个侧写之后,鲁老师再次将学校里面的师生作了筛选,而且他也拿出了放在第三为受害者上衣兜里的那张字条,鲁老师当时一直在愁眉不展地看着手里的字条,历经描述陆老师的延伸仿佛要把那张字条盯出来一个窟窿一样。
鲁老师对于那张字条的奇怪态度也吸引了李京的注意力,他后来回忆她带着记事本记录细节作为线索的习惯也是在那个时候养成的。警方的技术可当时通过字条上的打印痕迹推测出打印使用的打印机品牌和型号,但是学校内并没有这个牌子的打印机,警方对于周边学校的能够复印的地方都进行了搜索,结果发现都没有人在使用这个型号的打印机,这张字条是从一款型号很老的打印机里面打印出来的,现在再去找这个型号的机器真的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鲁老师分析字条应该是嫌犯从自身物品中撕下来的,而这张纸片上有可能占到了其它和凶手相关的物品。所以在照完照片之后建议肖队送到实验室进行二次检测,看看会不会有其他发现。
而另一方面,对着这个数字三,李京却发现了其他的秘密。他将手里三位受害者的资料做了比对。发现了其中另外一条关联,他们之间的关联并非像成绩单上面的数字那样简单而明显,相反,这个数字并不是指的他们成绩的排名,或者死亡的顺序。而是他们发生转变的某一个时期。第一位受害者是一位研一的学生,第二位受害者在读本科二年级,而第三为受害者他的转变则发生在他本科的三年级。他试着问了前两位受害者的同学他们生前的情况,尤其是在今年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转变。
刚开始大家并没有回忆出太多不同寻常的地方,但是第一位受害者的一位室友却支支吾吾的老半天说不出话。追问之下,他才说何伟(第一位受害者)在读到研一的时候才突然像是开窍了一样让自己的成绩跃升到了中上等的水平,起初大家觉得挺蹊跷的,因为平常何伟很少认真读书,如果不是因为医学院是七年制招生,所以才继续留在学校里学习。以他的资质很多人都担心他是否能读到毕业,但是从学期开学前的考试,到前些日子的一些考试和其中考试来看,何伟的成绩一直是扶摇直上,不是扶摇直上,更夸张的是距第一次考试之后就一直保持在名词的高位。不用心复习却可以得到很好的成绩,这样很多人都羡慕不已,不过也有人心生怀疑,医学院的课都是实打实一步步地学出来的,不可能有任何捷径可以走。觉得不对劲的那个室友私下里对李京说他可能是出于嫉妒,他一直怀疑何伟的成绩有诈,同住在一个宿舍,何伟平常的情况他是再清楚不过的。虽然说成绩是对于平时努力的验证这一句话有些笼统,但是何伟一直以来的行为好像不断地在打破着他们长久以来的观念,但是无论如果,一点都不努力的话,是很难获得好成绩的。但是何伟的情况就是这样,很少出现在自习室。却获得了好的成绩。这一点确实不可思议。
在问到第二位受害者李薇的情况的时候,也有同学对于李薇出国的事情产生了异议,李薇也是在大一第二学期结尾的时候发生的转变,但是最大的转变出现在开学以后,刚开始周围的人对于李薇申请去国外做交换的事情都觉得不可思议,也没有觉得李薇真的能成功申请,但是李薇的成绩却像是给所有子要质疑他的人一个大耳光一样,李薇的成绩出来之后,在那次所有的申请者中名列第一。但是考试之后李薇还是像往常一样我行我素,并不怎么出入自习室,每天的生活还是像往常一样吃喝玩乐,就像她本人能考出那样的好成绩仅靠天赋凛然而已,这个原因让很多学生都愤愤不平。但是没有办法,李李薇确实是没有用功就能得到好成绩的聪明孩子,大家心里只好是羡慕嫉妒恨。
综合了量为受害者的情况,李京更加确信自己的推断,嫌犯跳去谁还折的顺序和他们自身发生改变有关。李京当时没有马上把自己的推论说给鲁老师,他又去验证了另一件事情。李京自己就是医学院的学生,他当然知道在医学院的所有精兵强将中获得理想的位置是要经过多少的努力,如果来到医学院只是过着混吃等死的生活,想要名列前茅所付出的努力绝对不是常人可以想象到的。所以李京越发怀疑嫌犯挑选受害者的类型是不适合他们之前的推测有所差别。
李京私下联系了时灏,借由很早以前就建立的良好关系,李京希望时灏能够私下帮忙去查一下前量为受害者在遇害前的半年内遇到或发生了什么。时灏纠结了一下就答应了,我后来问过时灏当时他怎么就那么轻松的答应了李京,时灏说很少看见李京为什么事情这么执着,就当是为了好哥们儿,所以就大着胆子的去帮他了。
李京让时灏去找一下半年之内两位受害者曾经接触过的人,在这些人中有没有人是他们共同联系过并且常住学校的人。之后他私下联系了学校的保安队,想了解一下在第三起案件发生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接触过什么不可疑的人。没错。就是不可疑的人,按照李静的推测这个人应该是完全不会让安保人员产生怀疑,才能在学校里为所欲为,如果有一点点可疑。绝对就会在这个关键时期被拦下盘查一番的。
当天晚上,李京拿着几个小菜跑到了安保队的宿舍,那天晚上风没有下雨,不过天气还算是晴朗,因为前一阵子的雨水把天空刷得很干净。白天的大风在黄昏的时候停了下来,可以看的到满天的繁星,李京出现在安保人员宿舍的时候,大家都很紧张,因为知道他在查案,以为又是来特地刁难他们的,毕竟在加强安保期间还是出现了凶杀案,这几天安保队的日子也不好过。不过保安队长看李京还是个学生,还是把李京请了进去。李京并没有问他们当天晚上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他知道这两天这些保安大哥早被问这些问题问烦了。如果这么多次刨根问底都没有挖掘出什么线索,说明他们的调查方向需要有所改变。
李京将下酒的小菜和几瓶啤酒,还有一瓶白酒放在了桌子上,他知道现在不是喝酒的时候,但是如果先得到自己想要的线索,和他们套近乎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他们看见却忽略的细节往往能够将案情的调查带入到另一个角度。果然,三杯就下肚,保安队长的话就多了起来,一直在骂骂咧咧为什么有人会用幼稚的怪谈吓唬学校里的孩子。李京知道是时候去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了,他开始旁敲侧击的问安保队长第二起案件和第三起案件中发生过的每一件事情的细节。
他没有直接询问。而是让安保队长借着醉意一点点的回想当时发生过的事情。李京学的是药理学,但是设计过心理学的课程,所以他知道怎样将治疗对象简单的催眠,让他们置身于自己的回忆当中。他一步步的引导着保安队长回到了案发的那两个雨夜。甚至让他去回忆当时他所有的嗅觉和听觉,终于在回忆道第三件案子的时候,他回忆他曾经在第二天发现尸体的地方听到了一声玻璃破碎的声音,他过去的时候发现只是有一瓶已经洒了的双氧水,当时他还纳闷儿怎么会有双氧水,而且在他的记忆里。双氧水应该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可是他却闻到了衣服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之后看见一位戴着白口罩,披着白大褂的男人拿着扫把跑了过来,说是自己刚才不小心把实验用的双氧水打翻在了地上,去找了扫把之后正准备清理。虽然戴着口罩,但是从身高和体重,还有嗓音他确定对方是个男人。因为是在特殊时期,他看了男人的证件,男人出示的证件上写明男人是学校里的实验室保管员,当时保安队长还特地多长了个心眼,让男人摘下口罩确认了一下长相,发现确实和照片上是同一个男人,之后不放心就又打电话去到了实验室确认这个人是否存在,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他才离开了,当时雨下得不是特别大,他还嘱咐那个人收拾完了要早些回去。
李京又让安保队长说了一下那个男人的身高和体重,竟然和他们之前侧写的结果十分相似,安保队长1米82,和那个人说话的时候是能够平视的,推测应该也在1米8上下,那个男人有些壮实,体重应该是在85公斤左右,保安队长的身材比较匀称,他当时还在想如果万一眼前的男人是凶手的话,他和他近身搏斗赢得几率到底有几分。说话的嗓音有些粗,不过语气倒是很礼貌,简单的几句交谈就能让人感受到他文质彬彬的气质,即使在安保队长反复核实他身份的时候,他也是不急不恼的在一旁站着。
李京问安保队长大概是在什么时候遇到的这个男人,安保队长回忆了一下大概是在晚上的10点左右,正是最后学校实验室最后一波师生离开的时间,再有人需要做实验的话,基本上就是在实验室里凑活一晚上,尤其是学校有了凶杀案之后,学校也不会再让学生夜宿实验室,基本都只有老师留守。
因为确实验证过对方的身份,所以在警方了解当时学校的情况的时候,当问到有没有遇见可疑人员时,安保队长自动忽略了当时的这一情况。又聊了一些案子的其他细节,和李京从小对还有陆老师口中听说的没有太大区别,李京就起身准备告辞。当他正要推门离开的时候,安保队长问他那个人是不是凶手,他是不是间接地害死了第三为受害者的时候,无助的语气和眼神让李京不禁联想起了幼年时那个可怜的无法表达的自己。他当时只是摇了摇头说谁也不知道那个男人的真实身份,如果是任何人遇到那样的情况都会和他作出同一样的选择,让她不要太过自责,没有人能够知道凶手是什么人会做出什么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更多的命案发生。
安保队长回忆了一下当时预见的那个男人的名字,名字很大众,叫王庆,这是他现在唯一还能帮助李京的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