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王羲之书评 > 第45章(第1页)

第45章(第1页)

对于王献之的&ot;破体&ot;,有人认为王羲之书法不乏其态,说明王羲之亦尝用此法,只是没有巩固罢了。到了王献之手中,更加熟练、突出,变无意为有意。其实,这并非问题的实质,如此说来王献之的破体并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和创造性。关键是王献之汲取了张芝一笔书的草纵样式,而王羲之是字字独立的行草书,两种书体,迥然不同。王献之的行草书,气势贯通,飞扬纵肆,具有独特风貌。王献之在书法创新时多用郗家法,有人认为王献之与前妻离异以后,对郗氏怀有很深的留恋之情,故写字多用郗家法。笔者认为王献之原来是继承的王家法,融进郗家法是书法创作的需要,这样做的结果,与父书&ot;故当不同耳&ot;。使他的书法妙极神理,博古通今,有鲜明的个性。王献之的字,字形偏长,线条流便,其用笔称之为&ot;缓异&ot;。缓异,有人认为是晋人的书风,而王献之更加缓异。王羲之书&ot;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ot;。这是对缓异的赞语。所谓&ot;缓音,慢也、宽也,松也、婉也、和也;异者,惊奇、奇怪、不相同、另外的、新的&ot;。缓异就是&ot;清缓之韵&ot;、&ot;极力奔放&ot;。

王献之的书法极富个性,有着鲜明的特色。他创造的行草夹杂的&ot;破体&ot;,《文章志》认为是&ot;变右军法为今体,字画秀媚,妙绝时伦&ot;。如果说王羲之在真行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那末王献之在行草上写出了自己的面貌,他们各具特点都是前无古人的。

二、书法艺术

由于王献之在书法创作上&ot;改变制度,别创其法&ot;,所以他的书法的艺术性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他所创造的&ot;新体&ot;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晋末和刘宋时期,他与他的弟子羊欣成为书法权威。《梁武帝与陶隐居论书启九首》云:比世皆高尚子敬,??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

在这一时期王献之的书法影响很大,覆盖面极广。人们甚至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钟繇,对于王羲之也是一佯,他们的&ot;旧体&ot;已被人们遗忘了。

不过时王献之书法也不是始终一个声音,在南朝梁对其书法就有不同评价,袁昂曾说:王子敬书如河洛间少年,虽皆充悦,而举体沓拖,殊不可耐。&ot;河洛&ot;是指两条河流,一是黄河,一是洛河。黄河、洛河流域,也就是中原地带。按照秦汉时代的民俗,在一定时候,倜傥风流、骄娇华美的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率性交欢,&ot;玩庶且富,娱乐无疆&ot;。这种民风开放使河、洛少年享受愉悦,但他们不免有点故作声势,使人难以忍受。袁昂暗喻王献之书法虽然笔势飞动,雄武神纵,所谓&ot;一笔书&ot;不免有点拖拉做作。梁武帝不同意袁昂的看法,他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是:超群绝众,无人可拟。如河洛少年,皆悉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皆悉充悦前没有&ot;虽&ot;,语气上没有转折,&ot;耐&ot;与&ot;能&ot;古音近义通,此文的结尾成了举体沓拖而不可&ot;能&ot;了。

梁武帝认为:子敬之不逮真,亦劣章草,然观其行草之会,则神勇盖世,况之于父,犹拟抗衡,比之钟、张,虽勍敌,仍有擒盖之势。

据《书估》记载,对当时(公元313-741)蔡邕、皇象、韦诞、曹喜、邯郸淳、师宜官、刘德升、卫夫人、王珣等人的书法作品的评价均在王献之之下。

《墨林快事》认为王献之的字,笔画劲利,态致萧疏,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非勉强仿效可以梦见。到了唐代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唐太宗李世民竭力贬低王献之,他说:&ot;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赢而不放纵。兼斯二者,故翰墨之病钦??以兹播1[南朝&iddot;梁]袁昂,《古今书评》。

1马宗霍辑:《书林藻鉴》卷第六、五六。

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ot;1唐太宗对王羲之的书法顶礼膜拜,高度赞赏,一褒一贬形成很大反差,难道客观事实就是如此吗?我们如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就会感到唐太宗以他帝王之尊将王献之书作说得一无是处是不公道的。唐太宗在《王羲之传论》中说钟繇擅美一时,而不能尽善;萧子云虽擅名江表,然而仅得成书。这些最富盛名的书法家&ot;皆誉过其实&ot;,&ot;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ot;!

唐太宗&ot;心慕手追,此人而已&ot;,&ot;此人&ot;那就是王羲之,很显然,唐太宗在书法上只敬服羲之一人。对此,宋代书法家米芾对唐太宗的心理作过这样的分析:&ot;唐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世南)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耳。&ot;2米芾的意见是值得重视的,但是说服力尚不够。人们也许会问,在此以前工献之的书法影响很大,其地位不在王羲之之下,海内不复知有钟(繇)王(羲之),那末唐太宗为何不贬王羲之,褒扬王献之呢?晋末至宋齐对书法崇尚重妍而轻质的风格。虞龢说&ot;爱妍而薄质,人之情也&ot;,而王献之的书作正好与此审美观点相吻合,故受到欢迎。唐代儒家学说再度受到尊崇,中和含蓄的书法美学思想占了上风,孔子追求的尽善尽美成为当时重要的艺术标准,所以唐太宗褒大王贬小王除了米芾分析的原因之外,还与当时的审美时尚、唐太宗个人喜爱有关。

唐太宗的《王羲之传论》发表一百年左右,情况发生了变化。窦泉云:幼子子敬,创草破正,雍容文经,踊跃武定。态遗妍而多状,势由己而靡罄。天假神凭,造化莫竟。象贤虽乏乎百中,偏悟何惭乎一圣。1窦氏竟斗胆发表与唐太宗相左的意见!这里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唐玄宗笃志王献之《桓山颂》,故王献之的书法风行起来。在这种情形下,绝不会因此对窦臮兴师问罪。再说窦氏对王献之的评价相当谨慎,虽然对王献之冠以&ot;圣&ot;字但前面还有&ot;一&ot;字,不过是书圣之一。从这里可以看出唐太宗在书坛的影响很深,余威还起一定的作用。王献之的书法,唐以前一直受到尊崇,他在世时和死后一段时期很多人学习他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羊欣学王献之的字可以乱真,当时流传这样的话:&ot;买王得羊,不失所望&ot;。到了唐代,由于唐太宗竭力贬低王献之,情况急转直下,有人将有子敬署名的作品去掉其名字,更有甚者,索性将王献之名字改为羊欣等人,这样便产生了一种戏剧性的结果,原来是由羊乱王,后来便由王乱羊了2。王献之书法受贬大约在公元627-649年,恢复名誉大约是713年-756年,其间,他的作品损失是惨重的。

由于唐太宗的高度评价和推崇,确立了王羲之的一尊地位,但学术上的一家之言是很难维持多久的。唐代著名书论家,张怀瓘在他的《书议》中对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作了评论:或问曰:此品之中,诸子岂能悉过于逸少?答曰:人之材能,各有长短。诸子于草,1《晋书&iddot;王羲之传论》。

2[宋]米芾:《书史》。

1[唐]窦臮:《述书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