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臣伟:《王羲之末年&ot;皆使此一人(代笔)&ot;的质疑》,《书法研究》1991年第1期。附:王献之评传
《王献之评传》 第一章生平及其思想风貌
王献之生于东晋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卒于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享年四十三岁。一说卒于太元十三年(公元388年),生年相同,享年四十五岁。字子敬,官至中书令,故又称王大令,是王羲之第七子,他与其父齐名,人称&ot;二王&ot;,父为&ot;大王&ot;,他为&ot;小王&ot;,唐代有人将他们父子俩合称为&ot;羲献&ot;。
王羲之曾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管辖江西,福建、湖北、湖南部分地区,治所设在九江市(古称江州、浔阳),这便是王献之的出生地,大约在他八岁左右,随父迁居会稽。
一、少有美誉《晋书&iddot;王献之传》云:
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王献之在年幼之时就能镇静自若地处置突发事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1。与其兄王徽之在屋内,突然房子失火,这时王徽之连鞋子也来不及穿就怆惶出逃了,而年幼的王献之却毫不慌张,神情恬然,徐呼左右扶出。有一天夜间卧于斋中,小偷潜入室内,盗物将尽,这时王献之不慌不忙地说:&ot;偷儿,青氈是我家旧物,可特置之。&ot;吓得小偷鼠窜而逃。有一次王献之与其兄王徽之、王操之到谢安家,二兄多言俗事,而王献之不多言语,只是寒暄而已。坐客问谢公王氏兄弟优劣,谢安曰:&ot;小者佳。&ot;客问其故,谢安说:&ot;吉人多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ot;2很显然谢安把讪于言作为一种美德看待的,因为孔子曾经这样认为:&ot;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ot;3。王献之熟读古籍,年纪很小时便能准确地运用一些典故。有一次他看到门生们摴蒱4,其中一方力量微弱,定会败北,他引用《左传》中的一句话说:&ot;南风不竞&ot;5,人们感到十分惊奇,但又轻视他,乃曰:&ot;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ot;王献之怒曰:&ot;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ot;1便拂衣而去。
二、工草隶善丹青
王献之自幼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有人说他五六岁开始学习书法,有的1《晋书&iddot;王献之传》。
2《晋书&iddot;王献之传》。
3《论语&iddot;里仁》。
4《资治通鉴》九三《晋记》注:&ot;晋人多好摴蒱,以五木掷之,其采有黑犊,有雉,有卢,得卢者胜。&ot;5《春秋传》曰:&ot;楚伐郑&ot;。师旷曰:&ot;不害(不害怕,不可怕),吾骤歌《南风》,南风不竟,多死声,楚必无功。&ot;杜预曰:&ot;歌者吹律以咏入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也。&ot;说法不一。1《晋书&iddot;王献之传》。《世说新语&iddot;德行》云:&ot;《刘尹别传》曰:&39;惔字真长,沛国萧人也,汉氏之后。真长有雅栽,虽革门陋巷,晏如也。历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为政务镇静信诚,风尘不能移也。&39;&ot;认为&ot;学书之始,大约在七岁前后&ot;。最初的老师是卫夫人和他的父亲王羲之。当时卫夫人年事已高,她写了一篇《大雅吟》给王献之以资鼓励。他的这位表姑奶奶谢世后,王献之的书法就由王羲之亲授。祖上留下的枕中秘--《笔论》,这时成了教科书。王羲之还写了正楷《乐毅论》以作书法教材。王献之从最基本的执笔方法学起,切实做到指实掌虚。有一次,他父亲从背后掣其笔而不脱,感叹道:&ot;此儿后当复有大名&ot;。王献之和几位长兄如王凝之、王徽之、王涣之、王操之同时学习书法,后来都有成就,但王献之比他们高一筹。王羲之是一位杰出的书法教育家。他本人转益多师,所以他知道研习书法不能只限于某一家,某一种书体,他对儿子的教育亦是如此。王献之在向父亲学习时,特别注重学习张芝草书。
有人认为,王献之学习张芝书法是在王羲之死后,看来情况不是这样,因为在王羲之还健在时,他就曾建议父亲将张芝变章草为今草的经验用于创制行草书。如果他没有仔细研究过张芝草书,怎能向父亲提出很有见地的建议呢!王献之与他父亲一样,学书不仅限于一门,也不是专攻一体,对名家之长兼收并蓄,在向传统、向别人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名师教育学生不能以自己的作品为标准,而是要超过自己,创造出新的风格。
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轰之的教育在王献之身上达到了理想效果,项穆曾道:&ot;书至子敬尚奇之门开矣。&ot;1据《晋书&iddot;王献之传》记载:&ot;工草隶,善丹青??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ot;关于书壁大字,虞龢《论书表》云:见北馆新泥垩壁白净,子敬取帚沾泥汁书方丈一字,观者如市??有一好事年少,故作精白纱裓,着诣子敬;子敬便取书之,正、草诸体悉备,两袖及褾略周。年少觉王左右有凌夺之色,掣裓而走。左右果逐之,及门外,斗争分裂,少年才得袖耳。关于王献之的学书经过,他在《论书表》中有这样的记述:臣年二十四,隐林下有飞鸟,左手持纸、右手持笔,惠臣五百七十九字。臣未经一周,形势仿佛。其文章不续,难以究识。后载周,以兵寇充斥,道路修阻,乞食扬州市上。一老母姓沈,名光姜,惠臣一餐,无以答其意,臣于匙面上作一&ot;夜&ot;字,令便市债,近观者三,远观者二,未经数日,遂获千金。
很显然这是虚构的故事,是王献之编造出来的神话。孝武帝司马曜要求王献之用小楷写出他学书的经过和秘诀,当时王献之实在不愿从命,但也不敢违命,于是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他编造的故事写出来,这样不但可以交差,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此事迷惑了不少人,连唐代书法家虞世南也信以为真,他的《劝学篇》说:&ot;羲之于山阴写《黄庭经》,感三台神降;其子献之于会稽山见一异人,披云而下,左手持纸,右手持笔,以遗献之。&ot;1孙过庭却根本不相信王献之遇到神仙的事,告诫人们&ot;以斯成学,孰愈而墙&ot;,以此求学书法,会碰壁的。
王献之与他的父亲王羲之一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很小的时候就学习绘画,善画畜兽一类的动物,据传曾有《渥1马宗霍辑:《书林藻鉴》卷六,卷五九,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版。1[宋]陈思:《书苑菁华》。
洼马图》、《画符及神》各一卷留传后世。曾经有这么一件事,&ot;桓温,赏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駮牸牛,甚妙。&ot;2中国画的山水画泼墨、泼彩就是将墨、颜色随意倾倒在宣纸上,然后根据气势和形状进行皴染、勾画,表现出山峦、树石、沟壑、飞瀑,泼墨写意需要很高的技艺,否则一榻糊涂。王献之将笔误落染在扇子上的墨团画成一头妙趣横生的牛,可见他的绘画功力不同一般。绘画讲究&ot;意在笔先&ot;,&ot;应物象形&ot;,在这里全颠倒了,成了&ot;意在笔后&ot;、&ot;应形象物&ot;了,这是一个特例罢了,一切艺术规律都是相对的,这就是艺术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