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王羲之:《破羌帖》,《中国书法全集19&iddot;王羲之王献之二&iddot;作品考释》。而当时的情况是怎样呢?&ot;今外不宁,内优已深&ot;,北方中原地带在外族的统治之下,军事力量不可低估,他们无时无刻不想侵犯江南。&ot;内忧已深&ot;内涵极为深刻,许多事实不能细说,只能心照下宣。&ot;内忧&ot;一般说来总是有的,关键在于&ot;深&ot;。内部矛盾尖锐,问题很多,大有积重难返、病人膏盲之势,军败于外,资竭于内,大臣们担负内外的重任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更谈不止深谋远虑,而国君对忠言嘉谋弃之不用。
朝廷争权夺利,桓温与殷浩视为死敌,严重不和,互相牵制。桓温想独揽军政大权,谋取皇位;殷浩想借北伐取胜树立自己的权威,然而他刚愎自用,缺乏军事才能,不善于用兵,第一次北伐损失惨重,&ot;遗黎歼尽,万不余一&ot;,元气尚未恢复,又再度举兵北伐。东晋是进攻的一方,&ot;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ot;所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不利因素。而北方领土辽阔,进退有很大的余地,相比之下,东晋所占地域就此较狭小,&ot;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ot;1。&ot;因循所长,以固大业&ot;2,这里的&ot;因循所长&ot;,是指的东晋的地理环境,就是说东晋的地理环境仍有优势,江淮是天然屏障,对守势极为有利。
在&ot;内忧已深&ot;的情况下,想诉诸于武力,解决&ot;外不宁&ot;是很难实现的,诚然历史上曾有过&ot;倾国以济一时之功者,亦往往而有之&ot;。但这种情况是有前提的,它不仅在于&ot;独运之明足以迈众&ot;,而且&ot;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ot;,现实与历史上的&ot;倾国以济一时之功者&ot;情况不同,岂能&ot;求之与今&ot;。3据此,王羲之认为只能采取权宜之计:&ot;暂废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ot;。他提出&ot;保江&ot;(又称&ot;保淮&ot;)的战略计划:以江淮流域为根据地,把徐州、商丘的兵力拉回来,这样可集聚在安徽合肥、焦郡,江苏广陵、河南许昌的力量,等待时机发动进攻。&ot;保江&ot;策略源于王导的思想,那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这是置中原于度外,忘仇忍耻。事实证明,不审量彼我,盲目采取军事行动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审量彼我就是要了解敌我双方的客观情况,&ot;知彼知己&ot;方能&ot;百战不殆&ot;,这是许多军事家都懂的道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这必须对&ot;彼&ot;&ot;我&ot;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只有审量准确,结论才可能正确无误。人的认识正确了,战争的战略才有可能正确。殷浩对王羲之的对敌我双方的分析和建议置若罔闻,失败是理所当然的。王羲之对北伐后果一语中的的分析预测显示了他的正确思想。
王羲之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了解这一点的人并不多,研究得也不够。明代洪应明在《容斋随笔》中列举了王羲之对北伐的真知的见后,不胜感慨他说,&ot;其识虑精深,如是其至,恨不见于用耳。而为书名所盖,后世但以翰墨称之??则一艺之工,为累大矣。&ot;洪应明的话是符合实际的。
1《晋书&iddot;王羲之传》。
2《晋书&iddot;王羲之传》。
3《晋书&iddot;王羲之传》。
第三章哲学观点
王羲之不是一个开宗列派的哲学家,他不像郭象、葛洪有系统的哲学思想和著作,他是一位艺术家,又是一位学者,有丰富的思想,鲜明的观点,他虽没有系统的哲学著作,但他的言论、处世、爱憎等,无不遵循着一种哲学原则,体现出一种哲学思想。
一、儒道并综
郭沫若认为&ot;王羲之的思想是儒家与道家的混合物&ot;1。商承祚说:&ot;羲之的思想不仅儒、道混合,还或多或少受佛家支遁思想的影响,1支遁是&39;即色宗&39;的代表人物,羲之既然对他倾倒而与之交游,在思想感情上自有交融相通之处,因此,可以更确切他说,羲之的思想是儒、释、道三者的混合物。&ot;2证明王羲之受佛家支遁思想影响,主要是根据下面一段文字记载: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ot;支道林拨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ot;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ot;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ot;因论《庄子&iddot;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3王羲之初到会稽,对支遁这位好谈玄理的佛家学者不以为然,后来听了他《庄子&iddot;逍遥游》,被其&ot;才藻新奇&ot;谦恭之态所折服,所感动,此后才开始交往的。但这里并没有王羲之崇尚他的佛学的迹象,但事物是发展的,后来很可能受到支遁的思想影响,以致晚年信奉佛理。《法书要录&iddot;右军书记》收了王羲之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云:省示。知足下奉法,转到胜理,极此。此故荡涤尘垢,研遗滞虑,可谓尽矣,无以复加。漆园比之,殊诞漫如下言也。吾所奉设教意正同,但为形迹小异耳。方欲尽心此事,所以重增辞世之笃。今虽形系于俗,诚心终日,常在于此,足下试观其终。王羲之认为就教义而言,佛教与道教大同小异,但佛教说理方面胜过道教,相比之下道教的创始人、做过漆园小吏的庄周&ot;殊诞漫如下言&ot;了。知晓佛理之后,增强了他辞世决心。他虽然&ot;形系于俗&ot;,但心是虔诚的,直到生命的终结。笔者认为王羲之晚年信佛是可能的,但就整体而言,他的佛教思想并非起重要作用的思想。用儒道并综来概括,比较符合实际。
&ot;儒玄并综&ot;1这在魏晋时期的许多名士身上体现出来,表面上看讲究任自然,放浪形骸,是道家,而实质上往往是儒家。鲁迅说,高喊&ot;非汤武而薄周、孔&ot;的嵇康、阮籍等&ot;魏晋的破坏礼教者,实在是相信礼教到顽固之1郭沫若:《兰亭序与老庄思想》,《文物》1965年第9期。
1支遁(公元314年-366年)字道林,东晋佛教学者。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二十五岁出家。作《即色游玄论》,宣扬&ot;即色是空&ot;,发挥&ot;性空&ot;思想,是般若学六大家之一。2商承祚:《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66年第1期。3《世说新语&iddot;文学》。
1《晋书&iddot;江统附子淳传》。
极的。&ot;2兼容儒道两家的思想,在东晋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儒道并兼哲学思想,在王羲之身上是不足为奇的。
王羲之弃官之前到父母墓前,跪拜告誓,在叙述他处境时说:&ot;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ot;,&ot;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ot;。
他还是讲究忠孝的,对名教不一概反对。
王羲之的儒家思想在他的两首《兰亭诗》中表现得很明显,他在第一首诗中咏道:&ot;咏彼舞零,异世同流。&ot;他们与哪个时代的人同流呢?显然指孔子。舞雩出于《论语&iddot;先进》&ot;(曾哲)曰&39;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39;夫子喟然叹曰:&39;吾与点也&39;。&ot;这段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表现了孔子与世无争、心灰意懒的心态,王羲之认为参加兰亭修禊宴集的名士,虽然与孔子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但都是志趣高尚的人。可见他把孔子作为追慕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