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反之亦然,
毛不焉附,皮之不存。
如,元末没有上升通道的士绅阶层,在元朝后期,成为元末起义的背后推手。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最后获得天下,就是跟士绅阶层相互合作的结果。
但明太祖朱元璋,从内心深处是痛恨士绅阶层的,
再加上当时很多江南士绅感怀张士诚的宽大政策,
更是引发了朱元璋对江南士绅集团的疯狂报复。
所以朱元璋夺其土地,迁其住所,增其捐税。
而在铲除士绅经济基础的同时,
朱元璋还废除了宰相制度,夺走了文官集团的话语权,
士绅阶层在明初,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沈万三家族的沦落,就是最好的说明。
问题是,即便朱元璋一度停止科举,对士绅阶层釜底抽薪,
但偌大的大明帝国,终归还是需要士绅阶层参与管理的,
于是自明太祖晚年,科举又被重启,且步入正轨,士绅阶层又再次重新崛起。
经过将近百年的发展,
此时的士绅阶层,在底层与地方官达成默契,结成牢不可破的利益联盟。
底层士绅,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及一技之长,
尤其是在明朝文盲横行时代对文字的垄断,
逐渐承担起了至少5类不同职责,包括:
调节农民之间的法律纠纷;
监督地方学堂与书院;
监督水利工程;
招募和训练地方民兵以及包揽农民税收,上交衙门属员。
随着官僚、士绅集团势力的巩固,
官僚、士绅集团强大到甚至可以威胁皇权,
典型如,正统年间的“内阁三杨”一度完全压制皇权。
除此之外,官僚士绅集团还催生了地方书院议政之风,
不仅开启了朋党之争,更掌握了社会舆论,夺取所谓的“道统”,
即官僚、士绅对儒学的解释权,皇权受到了巨大威胁。
虽然经过土木堡之变和南方之乱后,
此时的官僚、士绅势力,大大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