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小山纵兵劫掠也是有目的性的。
如果说第一次攻破铁子关是因为安小山用了火药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打了一个出其不意。
反身击溃刘渊,他就已经摸清了南萧这些军队的真正实力。他没有小瞧南萧的意思,一直是小心翼翼的。
第二次占领苏城就完全是从《三国演义》上学来的诈城计策。
苏城守军的战斗力几乎接近于零,再次刷新了他对于南萧军队的认知下线。
他在苏城待了一个多月。其实就是想要测试南萧国内到底还有能动员多少军事力量,来对付他?
或者说对他的重视程度有多高,如果太强,太危险,他就绑架苏城的这些个贵人们从容撤退。
他在这里住了十多天,没人来攻城的时候,他就知道。南萧这帮人真的是温柔到了骨子里。或者说南郊朝廷内部已经烂到了根子里。
如果这事放在大乾的话。别说城里住着读书人和达官显贵,就算是城里住着皇上他二大爷。估计也不顾一切的攻城了。
可是南校这帮人竟然舍不得他们,舍不得这座繁华的大城,被毁于兵祸。他们更忌讳城里的那些达官显贵们。
于是就造成了安小山在城里待了一个多月没人攻城的奇怪现象。
安小山进行了最后一次试探。他就是故意放出假消息,说第二天早上带着苏城权贵北撤,实际上当天晚上就出城。直接攻击了对方的拦路守军。
也许是他的迷惑计策太成功了,南方的军队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被他先用火牛阵加炸药,最后两万多骑兵马踏连营。给杀了个大崩溃。
直到此时他已经明白,再回头对付那些追兵不成问题了。因为他的兵锋直指京城。后边儿的那些军队不敢不追。
等到后边这三股军队一股被灭,一股投降,还有一股逃亡之后。局势已经不可收拾了。
从苏城到襄城不过日的距离,骑兵也就三日。可是安小山硬生生拐了个大弯儿,走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所有投降的军队全都抢的钵满盆满。这是一种近乎自绝出路的做法。
让这些投降的军队除了跟着他走,再无其他办法可想。就算现在的皇帝下旨原谅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反戈一击,他们都不会相信的。
因为南萧的这些文官们出了名的爱记仇小心眼儿,对这些当兵的跟当狗一样。皇帝不找他们后账,这些文官也会把他们玩弄死。
襄城之北,除了苏城一片烽火。
举国都在惶恐,唯独苏城的这些人洋洋得意。是他们用自己的文采华章感化了安小山。才使苏城这座天下名城免于兵祸。
看看安小山离开苏城之后都干的些什么事儿?以至于相城之北所有的有钱人,读书人携家带口无论多远,统一都奔苏城逃难而去。
安小山感叹江南之富庶,经过这半个多月的节约,他手下的战马吃的都是上好的稻米。别提当兵的了,是顿顿有肉,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
安小山是带着一万人透关而过来到南萧的。现在他麾下已经有五路投降的将领,七万多兵马。刘渊为首率领一万五千骑兵。
剩下四路投降的将领带着四万多军队。
“公共这种比例已经太不安全了,万一他们反戈一击。我们将没有退路。”
杜星这个时候提醒安小山,连他这种江湖莽汉都能看清的局势。安小山哪里不知道。
“杜星啊,你是太不了解南萧这帮文官的尿性了。别看这帮人人多,可是这南萧已经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了。除了跟我走,他们别无去处。”
安小山十分平淡的说道。
“公公手下是不理解。就是那帮耍笔头子的,就能把这帮手里拿刀的给欺负成这个尿性吗?”杜星的确不理解这件事。
“这就是文官政治啊。一开始最初的时候,也许他们是怕武将造反过分的限制他们,到了后来欺负他们就成了一种本能。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投降啊。谁不想千秋忠义那?可是你一腔热血到最后不及文官嘴一歪歪。”
安小山摇着头。杜星很自觉的把一块儿烤的外焦里嫩的羊腿。放在安小山的盘子里。
“公公,我们有这么多人,为何不攻襄城?可以消耗一下这帮人的实力。”
杜星放好羊腿之后又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此时安小山带着七八万大军屯住在襄城门外,可是不攻城,每天就在这里吃喝拉撒。然后派人四对啊处劫掠。
“这是一场心理战。我这把刀悬在这里。我看看那皇帝会不会从前线抽调军队?”安小山把目光朝北边的长江看了过去。
他这边儿直捣黄龙。就看看那个皇帝能不能忍住。如果他忍不住把长江边上的军队调回来一些。
那整个长江防线一定会被打成筛子。此一战也许无法灭掉南消,但是长江天险一旦不复存在,大乾就可以随时挥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