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蒋介石冯玉祥关系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

国民党中央军人部部长;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对蒋介石来说,地位越高越好,权力越大越好,他在总司令部组织大纲里又做了这样的规定:出征动员令下达后,凡国民政府所属军、政、民、财各机关,均须受总司令指挥。就这样,蒋介石在&ot;总司令&ot;和&ot;独揽大权&ot;之间加了一个等号,而前者就是他自己。

国民革命军即将大举北伐,给蒋介石这位总司令带来了施展抱负的大好机会。这时,他虽然是大权独揽,但所辖地区只有广东、广西,中国绝大部分省区还在北洋军阀控制之下,实现孙中山遗愿也好,统治全中国也好,他都要率军出征,进行国民革命。

国民联军总司令冯玉祥,同蒋介石相比,则有许多差异。冯玉祥,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生于河北青县。他不像蒋介石那样幸运有个盐商的家庭,有出国留学进入军事学校的机会,他幼年家境贫寒,十二岁即吃粮当兵;他没有蒋介石那样染指证券交易所的经历和投机取巧的素质,而是凭借苦练、勇猛、实干和才能,从士兵依次升迁,旅长,师长而督军;他在走向国民革命的过程中,更不像蒋介石那样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

冯玉祥来自中国社会底层,早年就有朴素的爱国思想,在1911年辛亥革命的大潮中,他和其他革命官佐发动了滦州起义,1915年袁世凯称帝,他参加了反袁护国战争,1917年他又率军平定了张勋复辟。这些行动反映了反对专制、维护共和的进步倾向,但这时的冯玉祥却未能跳出北洋军阀营垒,仍然是其中的一员战将。

第一部分3两位总司令(3)

从1920年开始,冯玉祥和孙中山建立了联系,他的爱国为民思想日增,革命倾向日浓,而吴佩孚的压制与排挤,又把他自我发展的道路堵死,于是,他乘第二次直奉大战正酣之机,于1924年10月毅然倒戈回师,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统治。冯玉祥将这次政变称为&ot;首都革命&ot;,严格说来,此举还算不得革命,不过,它却是冯玉祥从北洋军阀营垒向革命迈进的。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并将所部改称国民军,出任总司令。但是,冯玉祥的军事实力有限,还不足以控制整个局势,他在思想上对革命对军阀,还缺乏本质的认识,因而,北京政变的成果很快就落到了段祺瑞和张作霖手里,他却受到了排挤,被任命为西北边防督办,离京到张家口赴任;国民军名称被取消,改称中华民国西北边防军,西北军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但习惯上仍沿用国民军这一名称。

冯玉祥倾慕孙中山的主张,倾向革命,并和苏联取得了联系,国民军所辖地区的民众革命斗争不断发展,在北洋军阀眼中已成了&ot;赤化将军&ot;。1926年1月,张作霖和吴佩孚,这两个杀个你死我活的冤家对头,又联合起来,会同其他军阀,先要&ot;扑灭北方赤化&ot;,而夹击国民军。形势所迫,冯玉祥只好宣告下野,西北边防督办一职由张之江代理,想以此来避免敌对势力的攻击,保存国民军这支从北洋军阀冲杀出来的队伍。

1926年3月,冯玉祥启程赴苏联考察,4月初途经外蒙古库伦(今乌兰巴托)时,与前往广东的苏联顾问鲍罗廷和于右任、陈友仁、徐谦等国民党人相遇,商谈了国民党与国民军合作问题,并经徐谦介绍,加入了国民党。鲍罗廷等按原计划转赴广东,徐谦留下来同冯一起赴苏。5月9日,冯玉祥一行抵达莫斯科。苏联军政官兵的热烈欢迎,中国留学生高举的&ot;欢迎人民军队领袖&ot;的大幅标语和&ot;中国国民军万岁&ot;的口号声,使冯玉祥深受感动,向记者们说:&ot;在俄国,找到了中国将来发展的榜样。&ot;

冯玉祥的下野与出国,并没有使张作霖、吴佩孚等放弃对国民军的进攻。国民军四面受敌,被迫放弃原来驻地,向南口方向撤退。4月15日,各路敌军五十多万人围攻南口,国民军只有二十万人,在敌众我寡、给养困难、饷械无继情况下,凭险据守,艰苦抗敌,8月15日退却突围,撤向绥远、陕西、甘肃一带。

冯玉祥在苏联会见了许多重要的苏联领导人、共产国际的负责人和在苏的中共人士,参观了军事学校和工厂,接触了工人、农民和士兵。新型的苏维埃国家,使他感到新奇、振奋,广泛的接触与交谈,使他决心为国民革命而战。6月,他派出代表回国同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联系,7月,双方决定:国民军接受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从北方协助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国民政府对国民军按照国民革命军的标准,一律待遇。

7月下旬以后,冯玉祥陆续得到了国民军南口大战和撤出南口及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消息。国民军的现状与处境,急需他重装旗鼓;国民革命的进展,催促他率军出征。8月17日,冯玉祥一行离开莫斯科,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冯玉祥此次出国与回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ot;是没有办法而去,有了办法而来&ot;。他不仅明确了方向,下定了决心,而且还请来了苏联顾问和帮他做政治工作的刘伯坚等中共人士,同他一道回国,在弹药接济和装备支援方面也得到了苏联允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