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史上最优秀的狙击手?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不过,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绝对绕不开一个名字。
瓦西里-格里高叶维奇-扎伊采夫。
1942年到1943年的那个凛冬,瓦西里-扎伊采夫和他的那把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在斯大林格勒的战场上,收割了超过四百名**军官与士兵的生命。他的存在,让那片区域的德军闻风丧胆、士气大挫,有的军官甚至只上阵指挥了十分钟,就被不知何处飞来的子弹一枪毙命。
而瓦西里那长到吓人,能够写满好几张纸的击杀列表上,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名字,则是德国佐森国防军狙击学校的总教官,艾文·科宁斯上校。
这名“狙击之王”被专门调往前线,以期解决掉瓦西里-扎伊采夫这个“麻烦”,但是,二人的狙击对决之中,他棋差了一着,被瞄准镜上一闪而逝的反光暴露了藏匿的位置,死于一颗平平无奇的7。62×54mmR子弹下。
战争结束之后,科宁斯上校的门生们,那些欠下了盟军众多血债的“精英”狙击手,尽数得到了应有的审判与裁决。唯有科宁斯上校的关门弟子,由于年仅十七岁,尚未上过战场,得以躲过了审判。
四十年代末,这名年轻却天才的狙击手隐姓埋名,前往了印度,并在接下来数十年的冷战期间,活跃于世界的“里侧”,完成了诸多堪称“不可能”的暗杀委托。人称“幽灵”的他,被认为是当时最强的狙击手之一,堪比美苏的王牌狙击手。
随着时光的流逝,步入暮年的“幽灵”早已退隐江湖,过上了与普通富家翁无异的生活,直到八十年代为止:无妻无子的他回到了德国,并收养了一名日耳曼血统的孤儿,而那名少年,与曾经的他一样,有着一双如鹰一般锐利的眸子。
自从被收养之后,少年便接受着最严格的英才教育,除了比特种部队更苛刻的军事训练之外,他还要学习德文、拉丁文、法文、英文、数理化、医学、历史甚至是贵族礼仪,同时,严禁一切有可能会损害视力的休闲活动。
不过,凭借着不凡的天赋,他如同海绵一般地吸收了这些知识,更完美地继承了“幽灵”的衣钵,有望在狙击技术的造诣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便是威廉-施密特。
------------
作为顶尖的狙击手,威廉当然考虑过“中洲队同样拥有狙击手”这种可能性,但是,他完全没有料到,对方居然只凭一枚子弹的弹道,短短数秒之间,便从数公里之外逆向追溯并锁定了他的位置!若不是玛娜维亚的“防护罩”挡了一下,稍微偏转了狙击弹的轨迹,他此刻“丢掉”的就不是一条右臂,而是自己的项上人头了!
如此神乎其技的技巧,已经超出了他的常识:以威廉自己的水准,至少需要复数子弹的轨迹,以及半分钟以上的时间,才有把握定位到对方的狙击手。
这说明,对方要么同时具备着高级兑换与基因锁,要么…作为狙击手的天赋远在他之上!
(开什么玩笑,我绝不会败给你,中洲队的那位“瓦西里”!)
按理来说,右臂被撕碎的剧痛,足以让正常人短暂失去行动能力,而数秒钟之后,中洲队狙击手的下一枚子弹,就将洞穿威廉的头颅。但是,凭借着强烈的意志…并非是求生的本能,而是身为日耳曼狙击手的骄傲与荣耀,他无视了血如泉涌的右肩,强行让身体行动了起来!
威廉并不畏惧单纯的“死亡”,但是,作为狙击手“败亡”,重蹈艾文·科宁斯上校的覆辙,成为敌人军功上的“点缀”,这种事情…他绝对无法容忍!
靠着仅剩的左臂撑起身体的重量,威廉以最简洁高效的动作起身,朝着屋顶的楼梯口奔去,其间,还不忘一把拎起昏迷不醒的玛娜维亚——之前她全力维持着“防护罩”,却被高斯狙击枪强行击碎,巨大的精神反噬让她闷哼了一声,口鼻流血,直接昏倒在地。
不到两三秒之内,威廉的身影已经从楼顶消失,他的身手无比的矫健,丝毫不像一个身受重伤、大动脉失血的人。他一直冲到了三楼,找了一个远离窗口,不可能被观察到的死角,这才随手将玛娜维亚扔到了一旁,通过心灵链接,向Professor汇报了刚才的情况。
“我专门安排了玛娜维亚作为‘保险’,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中洲队的反击速度…是我的失误,你做的不错。”
精神力频道之中,亚瑟-卡文迪许教授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误,接着,立刻做出了下一步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