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年底,辽将韩德威乘机再次入侵,折御卿带病出战,敌将望见折御卿出征即抱头鼠窜。因为折御卿病重,折母几次派人接他回家养病,他都坚决不从,始终坚守一线,他曾说:&ldo;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rdo;言毕声泪俱下,次日死在军中,年仅37岁。皇帝哀悼痛惜,赠侍中。
折御卿的事迹放在现代也足够感人,折氏的忠勇并没有到此为止,还在向下延续。折御卿去世后,其子折惟正继任府州,经略府州、泾源一带,为北宋边防和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108年,折惟正的侄孙,泾源经略大夫折克行病逝,朝野一片赞誉,&ldo;善用兵,所向克捷。经略河右,为金人所畏,望见旌旗即避&rdo;,&ldo;家声著河北,忠勇冠山西&rdo;。
折克行的儿子折可大继续经略府州,&ldo;侄折可适未冠有勇,驰射不习而能&rdo;,&ldo;后羌夏人十万入寇,可适率八千部卒伏发冲之,羌兵众相蹈藉,赴涯涧死者如积&rdo;。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曾派府州将折彦质(可适子)任宣抚副使统兵十二万拒金。
自折从阮抗契丹到折彦质抗金,折家将一直是宋朝廷戍边的主要力量,180多年间前仆后继抵抗外族侵略,战功赫赫,在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屈指可数,忠勇爱国之心可照日月。但他们从未封侯拜爵,折氏几次要求迁居朝内,也都没有成行,因为边关太需要他们了。
折氏一门三代坚守边关,延续到北宋末已达七代,从抗契丹、西夏再到抗金,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与杨家将祖孙三代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杨家将到了第三代杨文广之后便日渐没落,在虚构的故事里延续到了第五代,而折家世代忠勇至第七代,其辉煌程度比杨家将还盛。杨家将故事很可能也借鉴了折家的事迹。
折家军与杨家将通过儿女姻缘结合在一起,实在是太完美,太理想化,也太戏剧化了。问题是折家有没有这样一个女儿,折、杨两家历史上又有些什么样的关系?
《宋史&iddot;折德扆传》记载,折德扆有两个儿子,名折御勋和折御卿,没有提及他还有别的孩子。现在陕西保存着许多折氏墓碑,从记载折氏史事的史籍及墓碑中,从未发现有关折太君的片言只语,甚至连名字也查不到。折太君是折德扆之女的说法无据可证,不知缘何有这样的说法传出。而元杂剧中最早出场的杨业之妻姓佘,根本就与折氏无关。
至于折、杨两家的关系倒是有据可查,他们属于不同的军事集团。折德扆效力于后周,与契丹和北汉势不两立。而杨继业&ldo;幼事北汉世祖&rdo;,被赐以国姓,是深受器重的北汉主将。在那个年代,两国不断交战,折、杨两家免不了生死厮杀,战场上你死我活、有你无我的故事屡屡上演。
公元952年,北汉大举进攻府州,折德扆勇敢还击,消灭北汉军2000人。北宋建立后,折德扆归附北宋,与北汉的交锋从未停止。961年他还曾经入朝,&ldo;陈太原可取之状&rdo;,虽然壮志未酬,但他的儿子折御卿则参与了宋太宗平灭北汉之战,并且立下汗马功劳。
到979年北汉灭亡,杨业坚守北汉30年。如果折德扆的女儿嫁给了杨继业,30年间经常亲自出战的佘太君,要经历多少与娘家的交战,她又将如何面对,折御勋和折御卿们又将如何面对?他们怎么会将她嫁到北汉之后,又频频提议灭掉北汉,那不是故意把她往火坑里推吗,所谓道不同不与谋,这事怎么看都有点荒唐。
杨业归宋后,两个亲家同殿称臣了。折御勋虽然已经身亡,但折御卿还在,如果说杨家归宋之前,因为分属敌对两国来往不便,那么共事大宋之后也无有往来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追寻原因,只有一种解释,两家没有特别的关系,当然不会来往过于密切。如果折御卿真是佘太君的亲兄弟、杨六郎的娘舅,杨家经历了那么大的冤屈,折氏却从没有向娘家求救,折家也从未施以援手,总是无动于衷,这不是于情于理都不太说得通吗?
从折德扆、折御卿和杨继业三人的年龄看,双方联姻的可能性也不大。折德扆生于917年,他41岁折御卿才出生,而杨继业仅比折德扆小12岁左右,如果杨继业在正当婚配之年的20岁,折德扆也才三十刚出头,若要他的女儿与杨继业般配,也应该是十七八岁了,折德扆十五六岁就有孩子,姐姐比弟弟大出二十五六岁,这又是一个匪夷所思。岳父和女婿年龄相差太少,且又分属两个对抗的国家,这样的通婚似乎不太可能,杨业妻为折德扆女的可能性很小。
据山西代县杨忠武祠保存的《杨氏族谱》,佘太君生于后唐清泰年间(934年),后汉乾祐二年(949年)与杨继业成婚。卒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寿77岁。她的一生被给予高度评价:&ldo;中心乐善,内助教忠,受龟寿五福之多,邀象服六珈之贵。不我先不我,后睹星月之重明;俾尔炽俾尔,昌焕乾刊之新渥。爰稽邦典,益进郡封。汝有子,若汉室功臣山河永誓;汝有德,如鲁侯寿母松伯弥坚。被我宠光,贰缓休祉,可特封郑国君太君夫人。&rdo;
从清代以来,想证实佘太君确有其人的资料不少,但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有关佘太君真假的论证,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现象:本来是一些莫须有的传说,甚至可能只是戏曲、小说中的故事,但因为年月既久,传播日广,便被误以为是历史实事。一些文人和地方志作者,不去辨别真伪,或者无法辨别真伪,将传说记录下来,人们以讹传讹,以为这就是历史。而后的研究者,又根据这些记录论证本来是传说的人物和事件,因果倒置,形成了一个循环论证的怪圈,无益于历史知识的普及与历史研究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