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检验与临床医护的区别 > 第二节 出凝血检验(第2页)

第二节 出凝血检验(第2页)

目前所用的大多数aptt测定方法,凡当血浆凝血因子低于正常水平的15%~30%即可出现异常。

1。aptt延长:aptt结果超过正常对照los以上即为延长。

aptt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试验,主要用于发现轻型的血友病。虽可检出凝血因子8:c水平低于25%甲型血友病,但对于亚临床型血友病(凝血因子8>25%)和血友病携带者敏感性欠佳。结果延长也见于凝血因子Ⅺ(血友病乙)、Ⅻ和7缺乏症;血中抗凝血物质如凝血因子抑制物或肝素水平增高时,当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因子v、x缺乏时也可延长,但敏感性略差;其他还见于肝病、dic、大量输入库存血等。

2。aptt缩短: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3。肝素治疗监护:aptt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室监护指标。

此时要注意aptt测定结果必须与肝素治疗范围的血浆浓度呈线性关系,否则不宜使用。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

1。分离血浆时,离心速度和时间要够,务必除去血小板,特别是用于肝素治疗监测时,因为残留血小板中的pf4可影响肝素的效应,并且此时最好用塑料管收集血液,以免玻璃管引起血小板释放pf4。

2。如果不能立即测试,应尽快分离血浆,盛血浆的容器加塞,防止ph值改变。

1。尽量一针见血,不要淤血和气泡,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合,尽快送往实验室。

2。用对凝血因子无激活作用的塑料制品或经硅化的玻璃器皿收集标本。

3。抗凝剂使用枸橼酸钠,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严格按9:1混合均匀。

4。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并强调采血顺利,以防激活凝血机制。

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

tt测定主要反应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抗凝现象。

16~_18s。

1。凝血酶时间延长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浓度通常为0。9gl或更低。

(2)血中存在肝素或类似肝素的抗凝物质,如肝素治疗、sle、肝病、肾病等。tt对肝素、水蛭素非常敏感。

(3)在纤溶状态下,纤维蛋白原的功能降低。2。异常纤维蛋白血症和巨球蛋白血症,有造成tt时间缩短的可能。

3。tt测定不能区分继发性纤溶(如dic)和原发性纤溶症。

组织液混入血标本、标本在4c环境中放置过久会缩短凝血酶时间。

1。尽量一针见血,不要淤血和气泡,采血后立即与抗凝剂混合,尽快送往实验室。

2。用对凝血因子无激活作用的塑料制品或经硅化的玻璃器皿收集标本。

3。抗凝剂使用枸橼酸钠,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严格按9:1混合均匀。

4。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并强调采血顺利,以防激活凝血机制。

血浆纤维蛋白原

(plasmafibrinogen,fib)

1成人:2~4gl。2新生儿:1。25~3gl。

1。纤维蛋白原增加:见于月经期和妊娠期、糖尿病、动脉硬化症、大叶肺炎、支气管肿瘤、肾病综合征、淀粉样变性、尿毒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血栓性静脉炎等。

2。纤维蛋白原减少:见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新生儿、早产儿、肝损伤(如氯仿、磷、急性黄色肝萎缩、微生物毒素中毒、肝硬化)、恶性肿瘤、严重结核病、烧伤、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增高等。

3。溶栓治疗的监测:用于溶栓治疗(如用uk、t-pa)、蛇毒治疗(如用抗栓酶、去纤酶)的监测。

1。目前检测fib用得最多的方法是clauss法。虽然这种方法敏感且快速,便于操作,但对凝血酶试剂的要求要高(不能长时间保存于玻璃器皿中),高红细胞比容时抗凝剂会相对不足,使用肝素时血浆浓度不能大于10uml。

2。血中存在副蛋白和纤维降解产物(fdp)等都可以影响检测值,尤其是当fib

3。出于clauss法敏感性的限制,当fib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