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戒(2)
转眼来到三楼,果然阿弥在烟雾弥漫中笑谈,还有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在座,烟酒所的房东也在。姜灿内心说道:&ldo;这算是成都的遗老遗少们集会了?&rdo;
&ldo;姜灿!你到了,坐!&rdo;像一个村子中的同乡一样,姜灿在外面经历了很多;回到乡间,一句乡音,褪去了旅程的疲倦,叫人受用。
在座的老者操着地道的成都话问:&ldo;这位是哪个?&rdo;
&ldo;我的老朋友,小姜;哦‐姜灿,这是曾正梵老先生‐&rdo;阿弥抬手给姜灿介绍道。
姜灿道:&ldo;曾老师好!&rdo;
言必称老师,已经是现代交际中最稳妥的尊称;没想到老先生不领情地说:&ldo;不要叫老师,要叫曾老、曾老先生!老师是什么意思?&rdo;
姜灿正准备坐下,冷不丁被教训一句,竟愣在那里看着阿弥不知作何表示。
房东忙说:&ldo;我们那个年代流行叫师傅,现在是逢人就叫老师;曾老那个时代是叫先生‐现在洋气一点的也叫先生!&rdo;
阿弥说:&ldo;叫曾老、叫曾老,我也犯过这个毛病的!曾老是在教化后辈。曾老可是成都的宿儒啊,30年代的教授,所有现在的知名大家,曾老早年都有交往的。治学经、史、子、集,现在还操劳入世,作为政府参事。我有幸拜他为师,来,姜灿,过来一起聊!&rdo;
姜灿看眼前的阵势,觉得阿弥还真是要修成正果的样子,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竟不敢破题叙旧。他点上一支&ldo;娇子&rdo;,听他们继续摆老龙门阵。
曾老用最地道的成都话说道:&ldo;成都是最适合修身养性的地方,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哪个在前头?‐修身养性嘛!年轻人干事业,有好身体、好性情,才能干大事业……&rdo;一切方言,到了最纯粹的地步,是很可能本地人都听不太懂的!就像&ldo;京片儿&rdo;操的京腔不是普通话一样,曾老的成都话连在成都生活多年的姜灿也有些消化不了。
&ldo;成都变了,不是我们的成都了,是你们的成都了;但我们这些老家伙在、这样的老房子在‐还有更老的房子现在也在保护!脉就在。&rdo;
房东说:&ldo;我们小时候还在府南河中洗过澡,曾老的那个时代,河上有船哈?&rdo;
曾老啜一小口茶,说道:&ldo;有!&lso;门泊东吴万里船&rso;。&rdo;
阿弥说:&ldo;现在也不错啊!联合国人居奖颁给了府南河,老南门那边也有一艘大船‐大水泥船!&rdo;
姜灿忍不住说道:&ldo;变化是大,几年不见,我也觉得变化大;原来二环路算城乡结合部,现在我看三环路才是。&rdo;
房东说:&ldo;四环都有了,叫&lso;绕城高速&rso;!&rdo;
曾老说:&ldo;古时候&lso;城&rso;由&lso;城墙&rso;表示,成都成&lso;城&rso;就是从筑墙开始的;现在&lso;城&rso;由&lso;路&rso;来表示。&rdo;
姜灿想起原来跑市场时看到乡下标语&ldo;要致富、先修路&rdo;,觉得这位老先生真能够与时俱进的。
曾老先生正如阿弥介绍的&ldo;操劳入世&rdo;,拿出自己的&ldo;小灵通&rdo;看看时间,说是要参加新都宝光寺的一个仪式,要走了。老先生不容挽留,扔下老成都话题,步履稳健地下楼去。阿弥起身送客,房东也一并离开,烟榻边只剩下姜灿一人。
姜灿随便翻翻书橱里的书,一字排开的《龙门阵》和《星星诗刊》杂志特别引人注目。
阿弥回来时给姜灿带来了一杯好茶,笑嘻嘻地说:&ldo;我们好好聊聊!&rdo;
姜灿说:&ldo;你准备在成都做一个老头了?&rdo;
阿弥说:&ldo;啊?!在这儿呆久了,认识了像曾老这样的人;你相信不‐从人身上更容易去了解、理解一个地方。&rdo;
&ldo;我怎么从上海人身上很难理解上海?&rdo;姜灿说。
阿弥问:&ldo;肯定吃了上海人的亏吧!你。&rdo;
姜灿说:&ldo;那倒也没有,我只是觉得上海本地人的生活也很清苦,下岗的很多,拿低保过日子;中年夫妇仍保持着很传统的生活和80年代的发型;本地人多半被赶到了远郊;上海人并不像传说中的那种形象,只有&lso;穿睡衣上街&rso;这一点是真的。上海不应该是这样的感觉吧!&rdo;
阿弥说:&ldo;对呀!上海就是这样的。&lso;冒险家的乐园&rso;那是故事中的事;时尚和小资那是年轻人的事;相对而言,上海目前是中国最有传统和继承的城市‐你感受到的也有这个意思。&rdo;
姜灿说:&ldo;也对,文化也好、建筑也好,这些是城市的内在和外在,它们的分野以一百年为界;一百年以前的需要革命和颠覆,一百年以后的总有些潦草的暴发户感觉。&rdo;
阿弥点一支姜灿的&ldo;娇子&rdo;烟,说:&ldo;说得好,比如说美国人的主流生活方式就要比欧洲的来得更正面和保守;而欧洲的建筑就要比美国的来得颠覆和具有革命性!&rdo;
姜灿说:&ldo;你并没有在成都窝成&lso;蜀犬吠日&rso;的短小见识嘛!&rdo;
第九章戒(3)
阿弥调皮地说:&ldo;你从那边回来也没有&lso;吴牛哞月&rso;的迹象啊!&rdo;
两个朋友之间的唏嘘问候在相互的调侃中化做了&ldo;哈哈&rdo;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