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页小说站

下页小说站>明朝十六帝功绩 > 第39章(第1页)

第39章(第1页)

在张居正死后,神宗朱翊钧对其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算。在神宗的言行中折射出对张居正刻骨的仇恨,终万历朝没有人敢为张居正申辩。曾经情同父子的君臣为什么会反目为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这是神宗在掌握政权之后,为树立自己的威望,消除张居正的势力和影响所使用的一个手段。同时这也是他在张居正的长期严厉的管束下,所进行的一次彻底的反抗和多年积怨的一次大发泄。张居正当国十年,万历小皇帝已从十岁的孩子成长为一个青年了,以他的敏感和早熟,他必定要冲破张居正给他设定的樊篱。张居正虽然鞠躬尽瘁,也只是在替他管理国家。国家是他的,天下是他的,他要行使自己的权力,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任何事情。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对张居正的敬畏和依恋可能是发自内心的。但是当他长大之后,张居正的影响和管束已经让他深深厌恶。比如,在万历八年(1580)发生的一件事情就已埋下祸根。这一年,神宗已经十八岁,因为有一位能干的首辅,他自己倒闲得无聊。他就在乾清宫的小太监孙海、客用诱导下沉迷于游戏玩乐。有一次神宗喝醉了酒,打伤了冯保的两个养子,冯保把此事报告给了慈圣皇太后。皇太后大怒,叫冯保把《汉书?霍光传》拿来,说要按照霍光废昌邑王、另立新君的典故,要把万历小皇帝废掉,让他的弟弟潞王做皇帝。神宗吓得伏地痛哭不止。太后还让张居正代神宗写了一份罪己诏,规劝皇帝不要沉湎于嬉戏玩乐,应以国家大局为重,慎起居,做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为了取得李太后的谅解,张居正代写的罪己诏词语很恳切。神宗迫于太后的威严,不得已都表示赞同。但是,因为这件事是冯保向皇太后告发的,而张居正的罪己诏又让小皇帝颜面尽失,从此,在小皇帝的心里,已经种下了对冯保和张居正二人怨恨的种子。

第二,这反映了神宗在偶像破碎之后的愤怒。张居正时刻教育小皇帝尚节俭,慎起居。而当张居正死后,神宗才发现他一直尊敬的老师竟然言行不一。张居正要别人厉行节俭,自己的生活却很奢华,不但京城的张府豪华壮丽,其家乡江陵还有一座同样的府邸。慎起居更谈不到,张居正爱姬美妾成群。神宗觉得,一直以来被自己奉若神明的老师欺骗了他。在神宗朱翊钧身上,也许遗传了太祖的暴戾、成祖的残忍和世宗的刻薄,还有他自己贵为天子的高傲。这一切使他对张居正的痛恨几乎已经到了要将其&ldo;剖棺戳尸&rdo;的地步。

第三,张居正本人性格存在重大缺陷,他太过自信,甚至专制。曾有人为巴结张居正送他一副金子做的对联,上面写道:

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

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在这副对联中,张居正竟然与大明天子相提并论,他却也心安理得地收下,可见张居正自视甚高。张居正作为一个内阁首辅,应该有海纳百川的风范,戒骄戒躁的操守。但是,张居正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以个人的感情为标准任用官员,支持改革的受到重用,排斥改革的一概摒弃不用。当时数一数二的文学大家王世贞、汪道昆,都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是,张居正不但不予理睬,言词之中还带有羞辱。张居正开罪了文坛首领,也就是得罪了天下文人,更不要说万历七年(1579)他尽毁天下书院的事了。如此一来,知识分子中还有谁会支持他呢?

------------

失败的帝师(3)

------------

第四,张居正的&ldo;夺情&rdo;事件也余波阵阵。张居正用权势把朝廷中反对者愤怒的声讨压制下去,但这并不代表反对的声音不存在。反对的声音就像地下的岩浆,无时无刻不在涌动。受到的压制越大,爆发得就越猛烈。朝廷中的很多官员都认为张居正的&ldo;夺情&rdo;是有悖于伦理纲常的,因此,当张居正身后受辱时,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他站出来说话。

第五,神宗的贪财好利更给张居正致命的一击。御史羊可立追论张居正十七年前构陷辽王的事情,辽王的次妃王氏趁机上疏鸣冤,疏中称辽王府&ldo;金宝万计,悉入居正&rdo;。辽王妃的话似乎有着某种暗示,对神宗做出最后的决定起了巨大的作用。明朝皇帝中,神宗是极其嗜利的一个。他在抄冯保家的时候,感受到了个中的滋味。因此,他对张居正的万贯家产更是垂涎三尺。神宗好利,终于把张家推向了家破人亡。

清算张居正,让神宗感觉到了复仇的快感。但是他没想到,大明江山却由此每况愈下。有人认为,明代之亡,实始于万历朝。如此一心为主、功炳千秋的张居正尚且还落得如此下场,谁还敢真心做事呢?几十年后,在国家危难之时,曾有人想起过张居正的功勋。那又如何?大明王朝已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了。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1)朱东润:《张居正大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2)韦庆远:《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年戚继光戚继光

------------

戚继光

------------

二十多年前,明史专家黄仁宇先生所撰《万历十五年》中文版由中华书局推出,轰动一时,&ldo;戚继光‐‐孤独的将领&rdo;一篇赫然其中。在重文轻武的明代政权中,任何一个武臣都将注定是孤独的将领。黄仁宇先生说:&ldo;在军队以外,人们所重视的是安详的外表、华丽的文辞、口若悬河的辩才以及圆通无碍的机智。&rdo;武将不但事事受到文官以及太监们的钳制,而一旦退休后也得不到妥善的安排。对于一个北部边境长期受到蒙古骑兵骚扰的明王朝来说,轻视武将与重视边防恰成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这对矛盾一直到明朝灭亡也没有得到解决。当然,明王朝也出现了一批善于指挥作战的文臣,如于谦、王越、杨一清、王守仁、袁崇焕、孙承宗等,但是,这些文臣毕竟只是个体,不足以支撑整个军事防御体系,重文轻武的政治特点依然成为明代边防的的致命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