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哥这边协助陈默安置好鱼后,就赶紧回到自己的钓位,毕竟大黄鱼通常是集群的,既然陈默在这个地方钓起一条,说明这下面就极有可能还有其它的大黄鱼。
大黄鱼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这一科别的鱼类因其头部的特殊结构而得名“石首鱼”,其中小黄鱼、黄姑鱼、黄唇鱼、赤嘴鳘、鮸鱼这些也都是属于石首鱼类。
石首鱼的名称来源于其头部内耳中存在的耳石,这些耳石是由碳酸钙构成的硬组织,形状不规则,莹白如玉。
也就是因为大黄鱼头部有两块石头的原因,才导致早些年被渔民用敲罟法大肆捕捞,才变得稀有起来。
大黄鱼还有一个绝技——狮吼功,它的鱼鳔非常特别,像鼓一样,鱼鳔旁边还有两块像鼓槌一样的肌肉,肌肉撞击鱼鳔就能发出“呱呱呱”的声音,所以有的地方把大黄鱼也叫做黄瓜(呱)鱼。
当成千上万的大黄鱼聚在一起同时发声,就可以在水下制造出排山倒海的金属声波现场,高达200分贝,其它大型鱼类自然不敢靠近。
它们也靠着这项绝技在东海闯荡了几百万年,直到碰上对它们下手的恐怖两脚兽,差点让其物种灭绝。
大黄鱼在我国的主要分布海域包括东海、南海、黄海、渤海以及西北太平洋。?
东海和南海是大黄鱼的重要产地,其中福建宁德霞浦被誉为“大黄鱼之乡”,而舟山群岛海域也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历史最高年产量曾达到13。2万吨。
在后续的几十年里,大黄鱼的命运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它们是海洋中的常见之物,渔民们每次出海总能很容易捕捞到。
但随着捕捞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对大黄鱼需求的持续增长,渔民们开始大肆捕捞,使得大黄鱼的数量急剧减少,逐渐变得稀有和珍贵。
在七八十年代,大黄鱼的价格还相当亲民,只需几毛钱就能买到一斤。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价格猛涨到了一斤100元,令人咋舌。
进入二十一世纪,那些个头较大的野生大黄鱼更是成为了奢侈品,价格飙升到了四位数,令人望而却步。
后世野生大黄鱼的价格已经堪比黄金,成为了富贵和奢华的象征。
网上甚至有传闻,某条野生大黄鱼竟然卖到了几百万的天价,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早年那些曾经在海边嬉戏、品尝过大黄鱼美味的人们,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这种他们曾习以为常的海鲜,竟然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得如此昂贵和遥不可及。
野生大黄鱼价格变得昂贵的原因,除了数量变得稀有外,当然也离不开它本身肉质较为鲜美,其鱼鳔做成的花胶价值也相当高。
大黄鱼通常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的软泥或泥沙底质海域,食性广,主要以虾、蟹等甲壳动物和小鱼为食。
春季繁殖,通常在河口、内湾、岛屿附近产卵,所以陈默在此处钓到大黄鱼倒也不算离谱。?
陈默重新回到自己的钓位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附近的水域,寻找着是否有与先前捕获的那条鱼相似的身影。
终于,在他的细心观察下,前方七八米的水域中,三条大小不一的修长鱼影进入了他的视线。
它们的身形与他刚刚钓上来的那条大黄鱼极为相似,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
陈默迅速而熟练地将活虾饵挂在鱼钩上,紧握着钓竿,瞄准了那几条吸引人的鱼影。
他用力一挥,鱼钩带着饵料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准确地落向了目标区域。
铅坠沉入水中的那一刻,陈默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