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轩点头说好,想了想,指着一本习题册说:“那就买这个吧。”
顾南朔:……
谁家孩子奖励要习题册的啊!这是奖励呢,还是惩罚呢?
他的眼神有点微妙,“你确定要这个?要不,咱们买别的吧。你不是喜欢孙悟空吗?我们再买本图画书?”
顾明轩摇头,抱着手中的《大闹天宫》说:“我已经有一本,够了。就买习题册吧。”
顾南朔拿过习题册,“这是四年级的,你才三年级。”
“我知道。我看过哥哥以前的课本,想试着做一做。”
顾南朔:“……行吧!”
从供销社出来,几人又去了店铺街。这一站是去买衣服的。种花人的传统,过年总得有件新衣。顾南弦的衣服早就已经准备好,是自家店里的。顾南朔年前托陈老板进了几件男士皮衣,价格虽贵,但量少,不过五件。卖了四件,给自己留了一件。正好销完。如今便只剩下三个小的了。
他们去的是袁老板家,就在以南隔壁。他们家的衣服顾南朔看过,在这条街的童装店里,不论款式还是质量都是数一数二的。尤其价格实惠,袁老板做生意有自己的原则与底线。顾南朔和他打了几回交道,对他也算有几分了解。
半个小时后,兄弟仨选好了衣服。接下来,一家人又去买了猪肉草鱼,糖果春联等等。途中遇见了宋嘉。这回她摊子上多出了不少新玩意,纸风车,翻花灯笼,吹龙卷口哨,简易版万花筒等。
有了折纸动物纸杯在前,顾南朔一点也不惊讶了。只是偶尔会好奇,宋嘉上辈子莫不是个手工艺人?折纸艺术家?
最后,顾明辉要了个翻花灯笼,顾明轩拿了万花筒,顾明璟却喜欢吹龙卷,蹦蹦跶跶跳着往前走,时不时吹一下,口哨前头的彩纸一伸一缩,玩得不亦乐乎。
揣着大包小包赶回村,休整了一夜。第二天又忙碌起来。
顾南弦带着三个小的擀面皮包饺子,顾南朔负责揉糯米肉丸。灶上还炖着老母鸡。
刘爱华前来串门,笑着说:“呦,你们都弄上了啊!我还担心你们不知道怎么弄,想着来帮忙呢。”
顾南朔回道:“刘婶费心了。我们家南弦聪明着呢。这两年哪回春节不是她操持。”
刘爱华一拍脑门,明白了。柳如玉走了已有两年,顾家男人虽然是难得会帮着做家务的,却不擅长。顾南舒已经出嫁,过年自是在婆家。林淑慧又完全指望不上,家里自然就只剩了顾南弦。
“南弦是个能干人,又勤快又有文化,往后不知道谁有这个福气能娶到手呢!”
刘爱华是真心称赞,甚至想着如果自己有个年岁差不多的儿子,未尝不能试一试。顾南朔却没打算让南弦早嫁,岔开话题说:“婶子端盘饺子回去吧。”
“我就是来看看,怎么好意思拿你们的东西。”
“婶子这话太外道了。这几个月我们也没少麻烦你。应该的。你们家不做饺子吧?正好尝尝我们的。”
杨柳村居于南方,大年夜的习俗里少有包饺子这项。只是顾长富当年的主家祖上是北方人,后来迁到南方,保留了不少那边的风俗。在主家长大的顾长富便也养成了习惯。
刘爱华没再推辞,“行!我拿回去给我家小孙子尝尝。你们忙吧。不打扰你们了。我回头还得去嘉嘉那边看看。她一个人过节,这得多冷清啊。我说让她跟我们一起,她偏不肯。哎!”
顾南朔一愣,转而便明白了宋嘉的心思。
宋嘉毕竟身上有“克亲”的名声,虽说刘婶不在意,可刘婶家里还有个婆婆呢。能把放杂物的土砖房清出来给她住已经是刘婶婆婆的底线了。真要去过节,婆媳俩可有得闹!
刘爱华口中感叹,心里也明白这点,没多说,转头离开。
屋内,顾明辉三人动了心思。顾明璟抱着顾南朔的大腿,“三叔,嘉嘉姐一个人过节好可怜的。让嘉嘉姐来我们家,跟我们一起过,好不好?”
“怎么南弦叫嘉嘉姐,你们也叫嘉嘉姐?”
“嘉嘉姐说了,各论各的。她不让我们叫姨。说她才二十岁,还年轻呢。叫她姨,显得她好像四十五了一样。哎呀,三叔,你答不答应嘛!嘉嘉姐厨艺可好了!”
顾南朔哭笑不得,朝他脑门戳了一指:“不行!别瞎闹。这话不许到外头说去。听见没有!”
顾明璟懵懵懂懂,顾南弦倒是明白了几分:“三哥是担心村里人说嘴?”
“咱们村的人不一定是存了什么坏心,但耐不住嘴碎。宋嘉一个大姑娘,跟我们家又没啥关系,有亲姨妈家不去,来我们家,还不编排出大故事来。”
说到这点,顾南朔又道:“我有个事,想同你们商量商量。年后,我想在县里租个房子,大家都搬过去。你们觉得怎么样?”
一句话让一大三小都懵了。
“搬家?”
“搬去县里?”
顾南朔点头。这是他一直考虑的,尤其在顾明辉的事情发生后,这个想法就更坚定了。
村里流言蜚语太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搬去县城也不一定就没人说嘴了。但至少县城里的人不了解他们的根底,不会总是揪着林淑慧抛家弃子的事情不放,也不会总强调他为了养家丢掉铁饭碗。